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只要带娃四处逛游 , 要不了多久就会汇聚一群遛娃的老母亲们 。 讨论的话题自然是三句不离娃的事儿 。 只要谁在这时提起“肚里有虫”的话题 , 宝妈们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 叽叽喳喳的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看法:

“哎呀!我家宝宝脸上长白斑 , 人家都说这是肚里有虫了!”

“我也听说了 , 还说晚上睡觉磨牙也是肚里有虫的征兆!”

“对对对 , 我家宝宝不仅磨牙还挑食 , 指甲上还有那种白色的斑 , 也不知道该咋办!”

“这有啥啊~有虫给宝宝吃打虫药就对了嘛~”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http:// //

宝妈奶爸可知道乱喂打虫药不仅会损害宝宝的肝肾 , 还会引发脑炎 , 严重时会造成终身残疾 , 孩子的一生就可能因此毁掉了呀~

所以今天小康君要好好科普一下 , 宝宝多大才可以吃打虫药?什么情况下才需要驱虫?传言中的肚里有虫的症状是真的吗?以及宝宝年年都要打虫吗?下面开始公布答案!

先来说说乱吃打虫药会有哪些危害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http:// //

(图片来源:yangsheng.120ask.com)

是药三分毒 , 乱吃必中毒!打虫药在以前特别像一种糖果 , 名叫宝塔糖 。 专业的名字叫做「磷酸哌嗪宝塔糖」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http:// //

在当时或许就属“脊灰疫苗糖丸”和“宝塔糖”这两款药 , 不会被孩子们拒绝了吧 。 但是像糖和口味香甜 , 并不能代表宝宝可以随意食用 , 因为乱吃打虫药会产生以下两种危害▼

危害一

变态反应性脑炎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曾在其公众号上公布 , 自己的医院就接收过疑似变态反应性脑炎的宝宝 。 并表示:有人在1988年曾在浙江地区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的研究 , 观察了约1万名服用驱虫药的人 , 结果2个月后 , 其中5人出现了驱虫药性脑炎 。

对于成人来说 , 乱吃打虫药引发脑炎问题的概率是万分之五 , 但对于宝宝来说则会更高 。

更可怕的是一旦孩子或成人患上驱虫药脑炎 , 会出现反应迟钝、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失禁等症状 , 甚至还会导致终生残疾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http:// //

所以 , 粑粑麻麻给宝宝吃打虫药后 , 宝宝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疼头晕、出疹、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 , 一定要及时就医诊治 。

危害二

损害肝肾功能

打虫药基本都是通过肝脏或者肾脏代谢的 , 所以如果家长乱给宝宝吃 , 或在宝宝肝肾功能未发育成熟的时候 , 过早喂给宝宝吃打虫药 , 都会损害宝宝的肝肾功能 。

那么 , 宝宝多大吃打虫药危害才最小呢?

2岁以下的宝宝肝肾功能还不成熟 , 所以服用后容易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 引起转氨酶升高等副作用 。

如果必须要服用打虫药 , 建议宝宝2岁以后再服用 。 2岁内的宝宝服用打虫药 , 一定要遵医嘱服用指定药物 , 以及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服用 。

每年都要给宝宝驱一次虫吗?

既然2岁后才能吃打虫药 , 是不是宝宝到了2岁 , 每年都要驱一次虫呢?

搁以前小康君指定会让粑粑麻麻们定期给宝宝驱虫!现在真心不必了 , 因为现在的卫生条件好了呀~

以前的生活条件基本都是喝井水、上茅厕、一个手帕用一天 , 这种生活习惯确实容易染上虫卵 , 所以医生才会建议每年定期驱一次虫 。

可是 , 现如今家家户户基本喝的都是净水机的水 , 即便没有净水机 , 也是自来水烧开给宝宝喝 。 宝宝哪里脏了 , 看护人会立马使上湿巾、免洗消毒液给宝宝各种擦擦擦 。

卫生条件提高了 , 生活习惯改变了 , 宝宝感染虫卵的几率就降低了 , 自然不必每年定期给宝宝驱虫了 。

怎么判断宝宝肚子里是否有虫?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这样喂打虫药等于在给宝宝“下毒”!看完吓出了一身冷汗… //---- http:// //

(照片由爱儿康家长提供)

最简单粗暴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干净的塑料袋 , 把宝宝的粑粑装进去 , 2个小时内送医化验 , 到底有没有虫卵也就一目了然了 。

可是这样好麻烦呦~有没有根据异常表现来判断是否有虫的办法呢?

想得美 。 任何症状都不能作为吃打虫药的依据 , 只有确诊出有虫卵了才可以遵医嘱服药 。 不过 , 我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异常症状 , 来判断该不该把便便送到医院 。

患有蛲虫病的宝宝熟睡后肛门括约肌松弛 , 蛲虫便会在肛门处产卵 , 蛲虫的不断活动会引发宝宝肛门瘙痒 , 进而出现睡不踏实、易惊醒哭闹、挠屁股的情况 。

而女宝感染了蛲虫病 , 还有出现阴道瘙痒或私处分泌物增多的现象 。 长期患蛲虫病的宝宝 , 会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营养不良、肚脐周围疼痛、恶心呕吐、荨麻疹等反应 。

所以 , 如果宝宝表现的症状与上面的高度相似 , 那就别挣扎了 , 早点把宝宝的便便送到医院去化验 。 到时候该观察了观察 , 该吃药了吃药~

肚里有虫了怎么办?

如果确诊宝宝有蛲虫 , 就老老实实的遵医嘱驱虫 。

因为蛲虫多在晚上爬到肛门外排卵 , 因此肛门痒痒 , 孩子会用手抓 , 同时虫卵也会遗留在床褥上 , 因此会反复感染 , 不容易清除干净 , 而且孩子患蛲虫也会传染给大人 。

所以在驱虫的同时注意孩子的被褥要及时更换晾晒 , 同时孩子要天天换内裤 , 将孩子的指甲剪短 。

网传的“有虫症状”统统不靠谱

那些说宝宝肚里有虫的“症状”其实全都不靠谱 。 因为指甲上有白点大多是外力挤压所致、脸上有白斑极有可能是白色糠疹、造成食欲不振的原因可多了去了 , 不能单从这一个原因就判断宝宝肚里有虫了 。

所以说虫子可恶 , 但也不能啥锅都让人家背啊~而且乱扣锅还会因错误的判断延误治疗 , 最终伤的还是咱们的宝宝 。

很多家长在给宝宝服药后的第一天 , 就急于检查粪便 , 若没找到虫体 , 便认为药效不佳或剂量不够 , 而擅自给宝宝增加药量 。 殊不知这种做法极易引起副反应 。 通常情况下 , 虫体是在服用驱虫药后2~4天才能排出 , 所以奉劝各位家长不要太心急 。

爱儿康3·15获奖名单

截止3月16日6点 , 符合标准且在留言区获赞前五名的宝妈奶爸有:@小蜜蜂、@左手倒影右手年华、@九月、@喵"、@渊博;

恭喜获得婴儿手口湿巾一箱(共3包) , 请以上获奖者将姓名、联系方式、邮寄地址在本文留言区告诉小康君噻 , 好让小康君速速给大家寄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