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是在维护精密仪器——宝宝为啥要定期查听力?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养育孩子不是在维护精密仪器——宝宝为啥要定期查听力?
儿保门诊宝贝定期要做行为测听 , 好多家长会问:
“我家孩子听觉可好啦!干嘛还要查听力呢?是不是多此一举?”
检查孩子行为听力筛查未通过 , 家长会有疑问:
“这个检查有啥依据说明我家孩子听力不好 , 我们家孩子耳朵听力不要太灵哦!”
“孩子今天没睡好 , 所以状态不好 , 听声音没反应!”
“我们家孩子太调皮了 , 进测听房间就到处看 , 听声音完全不专心 , 不能代表听力就是不好吧!”
“这个声音我们家还都没有听过 , 孩子怎么会有反应呢?”
“医生 , 怎么办?我家孩子听力有问题吗?急死我了!”……
行为测听:是国内外最为常用的儿童主观听力测试技术 , 其需要孩子对声音产生反应来判断儿童的听力 , 可采用特定声音频率和强度行为测听听力筛查仪以及已测试过频率的响声玩具进行儿童行为观察测听 。 此种听力筛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有效、检查费用低的特点 , 容易被家长接受 , 适合在儿童健康检查中使用 。
孩子出生听力筛查通过为啥儿保门诊还要定期检查听力呢?
新生儿听力筛查使用的是畸变耳声发射(DPOAE) , OAE是以机械振动的形式起源于耳蜗 , 是一种由耳蜗向外耳道内传播的音频能量 。 OAE具有简单、灵敏、快速、客观等优点 , 是一种对正常及高危新生儿进行蜗性听力障碍筛查的好方法 , 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它不能在早期筛查出有蜗后病变(听神经、脑干等)引起的听力损失 。
好多家长认为宝宝出生听力筛查正常 , 宝宝听觉应该是正常的 ,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宝宝的听觉在不断发育中 , 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会对听力产生影响 , 比如颅脑疾病、中耳炎症、外伤、噪音等等 , 孩子在良好的听力基础上逐渐学会模仿、学会言语表达 , 听觉障碍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言语发育 , 造成言语发育迟缓和口齿不清等 。 所以 , 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定期健康体检听力筛选 , 关注宝宝听力健康 , 促进孩子言语心理的正常发育 , 聆听世界最美妙声音 。
为什么家长会说测听的听力仪发出的声音家里没有听过呢?
它有啥资格用来评判孩子听力呢?
我们听到的声音具有强度和频率特性 , 强度是声音的高低响度;频率指声波每秒钟震动的次数 , 我们听觉所能听及的频率范围为125-8000赫兹 , 1000-2000赫兹为言语频率(中频) , 传导性听力障碍听力损失在125-500赫兹(低频) , 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听力损失的频率在2000-8000赫兹(高频) 。
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疾病可能会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单侧性听力损失和轻中度听力损失不一定影响孩子的言语起始发育 , 但是在嘈杂的环境中孩子的应变能力会变差 , 孩子长大后学习会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 。 有些听力损失的宝宝听力学诊断往往言语频率的损失尚可 , 主要表现为高频听力损失 , 一般听声反应可以 , 言语简单交流可以 , 听力高频范围缺失而造成不能连词成句 , 口齿不清(zh ch sh r的发音) 。
儿保定期体检的听力筛查一般每年检查一次 , 需要在本地噪声40分贝以下的隔音室内进行 , 要求隔音室内不能有吸引孩子注意力的物品 , 医务人员使用有500、1000、2000、4000赫兹频率的啭音、窄带噪声、白噪声的专业听力筛查仪(代表低、中高、频率的声音) , 发出40分贝及以上的声音响度 , 观察孩子听声反应 , 了解孩子在各频率有无听力损失 , 判别孩子可能的听力损失类型 。 早期发现可能存在的听觉损失、早期进一步诊疗、促进孩子听力言语早期康复 。
儿保行为测听没有通过就是孩子听力差吗?
行为测听是一种主观测听 , 需要在隔音的环境中让孩子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做出听觉反应 , 孩子的主观反应会受到个各种状况而影响检查结果 , 比如说孩子犯困、刚睡醒、恐惧害怕哭闹等 , 那孩子此次听力筛查未通过就是听力差吗?
行为测听是一种筛查方法 , 筛查就是像筛子一样筛查出可能的异常 , 可能由于不配合而误判、可能有漏网之鱼 。 一位家长也陪同在隔音室 , 孩子没有明显的主观表现医生没有办法判断检查通过 , 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听声音没有反应会着急帮孩子做导引 , 其实不是孩子的真实的反应 。
筛查不通过家长不用太着急 , 可以选择两周后孩子情绪状态好的时候复查一下 。 如果低频听力未通过要考虑是否有中耳疾病影响到声音的传导 , 高频听力未通过要考虑孩子有无神经性听力障碍、言语是否发育迟缓、发音口齿是否清楚等 。 复查尚未通过建议儿童耳鼻喉科进一步就诊排除疾病因素 , 诊断听力障碍早期康复 。
宝宝为啥要定期查听力?家长您搞懂了吗?定期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听觉问题 。
未完待续 , 洁姐将陆续发布:养儿育女的那些“马后炮” 敬请期待 , 不见不散 。
原文
支持原创 , 如有转载 , 请标明出处;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