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想要孩子个子蹭蹭长?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些长高秘诀!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春天想要孩子个子蹭蹭长?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些长高秘诀!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多高?不少父母总觉得身高是遗传注定 , 努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 但儿童保健专家指出 , 虽然身高70%由遗传决定 , 但30%的环境因素绝不能忽视 , 家长和孩子8厘米努力的空间 , 通过在营养、睡眠、运动、情绪上全面管理 , 让孩子充分发挥生长潜力 , 可以有一个更理想的身高 。

家长误区多 孩子错失长高机会

误区一:父母高 , 孩子一定高

“我和孩子爸都挺高 , 孩子不可能矮 。 ”不少家长抱有这样的想法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吴婕翎说 , 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 , 但遗传给的只是身高的范围 , 上下有8厘米的偏差 。 如果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 , 身高就较为理想;如果往遗传的下限靠近 , 身高就偏矮小 。 据统计 , 我国有30%的孩子长不够遗传身高 。 即是说 , 父母高 , 孩子未必一定高 。

误区二:孩子比同龄孩子高不少 , 身高一定没问题

女孩子性早熟 , 乳腺先发育 , 胸部会突起 。 男孩性早熟最早出现的是睾丸增大 。 很多家长对孩子早熟往往发现得比较迟 。

吴婕翎说 , 早熟的孩子体格提前发育 , 骨骺闭合也提前 。 通常早发育的孩子比正常发育孩子的生长时间要少 。 成年后反倒比一般孩子要矮 。 因此一旦发现孩子突然长高 , 也许是性早熟的结果 。

误区三:孩子现在矮 , 是晚长了 , 以后会长高

有家长以为自己晚长 , 孩子遗传自己 , 也会晚长 。 吴婕翎说 , 受遗传因素影响 , 晚长也是有可能的 , 通常晚长的孩子骨龄比正常孩子落后 。 但是有的孩子骨龄落后是因为营养不良、睡觉太晚、压力过大、运动少等 , 生长激素一直无法充分分泌 , 这样孩子现在不高 , 以后也不一定能长高 。 所以 , 家长需要定期监测孩子的身高 , 明确生长状况 , 发现问题及时查因解决 。

“五好”帮孩子长高

人一生中有两个身高快速发展阶段 , 一个是婴幼儿时期:1~3个月平均长3.5厘米 , 4~6个月平均长2厘米 , 1岁时身高约75厘米;另一个是青春期 。 把握后天各种因素 , 孩子还是能长高的 , 具体应做到“五好” 。

吃得好 。

营养要均衡合理 , 按时添加各种泥糊状和固体食物 。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才能保证摄入充足的“原材料” , 促进长高 。

营养好 。

按时添加孩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 满足身体需要 。 比如只有正确补充维生素D和钙 , 骨骼才能正常发育 。

运动好 。

注重孩子的运动和身体技能发育 , 多做轻巧的伸展运动 , 促进骨骼和肌肉发育 。 减少疾病 , 生病会影响全身各个组织系统发育 , 造成发育停滞 。

心情好 。

家庭和谐、理性关爱孩子 , 是促进长高的外因 。 缺乏关爱、焦虑、忧郁的孩子长不高 。

睡得好 。

帮孩子建立正常的作息习惯 , 因为内分泌激素要在正常的生物钟控制下进行分泌 , 保证长个 。

摸跳运动有助孩子长高

让孩子长高是每个家长的关注点 , 下面介绍几种运动 , 能刺激骺软骨增生 , 助孩子长得更高 。

悬垂摆动 。 利用单杠或门框 , 高度以身体悬垂在杠上 , 脚趾刚能离开地面为宜 。 两手握杠 , 间距稍大于肩宽 , 两脚并拢 , 身体前后摆动 , 幅度不要过大 。 身体尽量松弛下垂 , 保持20秒 。 男孩做10~15次 , 女孩做2~6次 。

跳起摸高 。 在助跑的情况下起跳或原地起跳 , 尽可能接触高处的物体 。 跳起时用双手去摸预先设置的物体 , 可以是树枝或篮球筐 。 双脚跳跃 , 做30次 。 休息片刻 , 左右脚分别单脚跳跃 , 方法同上 。 根据自身情况 , 每天练习一定次数 。

跳绳 。 跳绳时双腿不停跳跃 , 双臂不断摇摆 , 非常适合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 。 不仅有益于长高 , 还能让孩子的骨骼发育得更匀称 , 反应更灵活 。

值得注意的是 , 骨骼发育一定程度上来自纵向压力 , 但是过强的压力(举重等)反而让骨骼在纵向难以生长 。 所以体操、举重等运动 , 在成长阶段最好避免 。

专家推荐:金春华


                    春天想要孩子个子蹭蹭长?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些长高秘诀!

---- 春天想要孩子个子蹭蹭长?家长一定要知道这些长高秘诀! //---- http:// //

金春华 主任医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 临床儿童保健专业 。 现任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副院长、儿童保健中心主任、康复医学中心主任 。 任中华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儿科学组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 北京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理事 , 小儿营养专业组委员 。 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 。

从事儿科临床及儿童保健工作30余年 , 在儿童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以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方面临床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多项北京市及国家资助的科研项目 , 在专业的核心杂志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