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最近 , 网上突然诞生了一批「能让孩子乖乖听话」的视频 。

在某短视频平台上 , 一名穿着护士装的女性 , 手里拿着一个注射器 , 面前放着一大瓶药 。

「护士」一边推着注射器 , 一边说:

「今天没有好好吃饭的孩子 , 都给我带到医院来 。 不吃饭就吃药、打针!要不要好好吃饭?」

这类的「吓唬」视频还有很多 , 除了护士版 , 还流传着警察版等版本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更可怕的是 , 视频下面还有不少家长的好评:

「很有效 , 吓都吓死了 。 」

「太管用了 , (孩子)默默地把饭吃完了 , 再不说吃不完了 。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不少给孩子看了视频的家长表示 , 这类视频「疗效」显著 , 药到「病」除 , 简直是专治淘气孩子的特效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很多家长们说这样吓唬孩子管用 / 某短视频APP

1

三种吓唬式教育

让多少孩子活在恐惧中

许多中国孩子都是被「吓大」的 。

中国特色的「吓唬式教育」 , 总结起来 , 有三大流派:

第一类:警察医生护士派

演员马伊琍曾公开呼吁:请不要再吓唬孩子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马伊琍呼吁别吓唬孩子 / 微博@马伊琍

被父母妖魔化的「医生、护士和警察」 , 是无数人的童年阴影 。

「你再不听话 , 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起来了!」

「你要是再这么不懂事 , 大夫就来给你打针了!」

父母可能觉得这只是吓唬吓唬孩子而已 , 但年幼无知的孩子可能真的会当真 。

有一次 , 安徽省六安市的警察接到报警 , 路上有一个儿童 , 好像和父母走失了 。

警察赶到后 , 上前询问孩子的情况:「你叫什么名字呀?在哪里上幼儿园呀?」

不料 , 孩子看到警察之后立刻开始嚎啕大哭 , 怎么哄都没用 。

警察只好狼狈地解释:「小朋友 , 我们是警察叔叔!我们是好人……」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孩子崩溃大哭 / 北京时间

在医院 , 这种现象就更普遍了 。

每座城市的儿童医院和疫苗接种站 , 都是一个个「大型嚎叫现场」 。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位儿科护士就坦言:现在的小孩 , 看见穿白大褂的就害怕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护士说孩子看到白大褂就害怕 / 1视频

长此以往 , 这些职业在孩子们心中就会被妖魔化 。

很多孩子本该向他们求助 , 却选择了放弃 。

第二类:抛弃派

不少家长把「抛弃」挂在嘴边 , 用击溃孩子安全感的方式让孩子听话 。

「你不听话 , 妈妈就不要你了」

「你再闹 , 我就把你送人了」

……

家长说出这句话可能只要几秒钟 , 但是孩子可能会记一辈子 。

拿爱作为要挟的筹码 , 其实是在消耗亲子间的信任 。

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不被爱的 , 只有好好听话 , 才不会被抛弃 。

这种情绪会逐渐演化为习惯性焦虑 , 即使成年后也无法彻底摆脱这种不健康的心态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父母为了省事 , 用网上的视频吓唬孩子 , 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 视觉中国

很多中国的孩子都有过「被丢下」的经验 。

恐惧情绪 , 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大脑 。

脑科学研究发现 , 人类在幼年时 , 大脑就会建立一个独一无二只属于这个人的脑结构 。

若一个孩子常有被丢下的「恐惧」 , 也会成为这个结构中的一部分 。

第三类:死亡威胁派

这是家长的终极大招 , 也是最简单粗暴的一种「吓唬式」教育 。

「再不听话 , 坏人就会把你抓走 。 」

「大灰狼来吃掉你喽 。 」

……

潜台词是:要么听话 , 要么死 。

小S就是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 。

她说 , 自己不打小孩 , 也不吼孩子 , 而是编故事恐吓她们 。

「例如 , 不乖就会被车碾过 , 或是被电死 , 不然就是被火烧之类的 。 」

这种方式 , 很容易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

有个朋友 , 有过类似的经历 。

小时候 , 她和妈妈坐在一起看一部古装仙侠剧 。

有一集 , 出现了一个狼头人身的怪物 , 模样特别可怕 。

这时妈妈说道:你这么不听话 , 今晚这个怪物就会躲在你的床底下 , 趁你睡着了吃掉你 。

结果 , 当天晚上她一夜没睡 。 她拿着一个手电筒 , 时不时往床下照照 , 大气都不敢出 。

她说 , 直到现在 , 她都对床底充满了恐惧 , 从不敢往床底下看 。

教育孩子 , 有很多种方式 , 而吓唬孩子是最负面、最不负责任的一种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2

吓唬式教育

会对孩子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

对孩子进行「吓唬式教育」 , 看上去能够迅速达到「让孩子听话」的目的 。

但对孩子的成长往往不利 。

「虎妈」蔡美儿曾在自己的书《虎妈战歌》中提到过一件教育女儿的事情:

女儿露露小时候 , 每天都被自己要求练习钢琴 , 但露露并不想练琴 。

有一次露露一直持反抗态度 , 蔡美儿立刻摆出「虎妈」的阵势 , 威胁女儿说:

「如果你不肯练琴 , 我就把你扔到外面去 。 」

当时外面天气很冷 , 露露穿得又少 , 她以为这样做女儿一定会服软听话 。

但没想到 , 同样倔强的露露跟她杠上了:穿着单薄的衣服 , 径直走出了门外 。

人在非常害怕的时候 , 会屈服于本能的恐惧 。

但有时 , 越是令人窒息的压迫、威胁 , 越会激起一个人反抗 。

长期处于恐惧中的孩子 , 在成长中 , 会产生逆反心理 , 甚至可能出现攻击性 。

在他们接受到的教育中 , 父母并没有指出「为什么要这么做」 , 而是「如果你不这么做 , 就会怎样怎样 。 」

妈妈的逻辑是:你要是不弹钢琴 , 就要出去受冻 。

而女儿的逻辑是:我偏要出去受冻 。

他们对待「吓唬式教育」的方法是:以更大的「吓唬」去反抗「吓唬」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吓唬孩子有很多父母想不到的潜在危害 / 视觉中国

在父母的吓唬式教育下 , 有的孩子走向叛逆、暴躁 , 也有的孩子 , 走向了与叛逆相对的另一个极端——懦弱 。

放弃自我意志 , 乖乖服从命令 , 成为父母眼里的「乖孩子」 。

但这样的「乖孩子」真的好吗?

儿童心理学家Jean·Piaget说过:

「很多小时候很乖的孩子 , 长大后普遍心理问题较多 。

原因是 , 他们以满足他人意愿、获得他人首肯为生活主导 , 失去表达自我的声音 , 忽略自己的真实需求 , 内心压抑 , 十分痛苦 。 」

德国心理学家海查 , 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对2到5岁时有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进行追踪观察 , 直到他们的青年时期 。

结果发现 , 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 , 有主见 , 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

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 , 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 , 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被吓大的孩子 , 长大后也不自觉地活在恐惧中 / 视觉中国

外在的懦弱 , 实则是来自于内心的自卑 。

长期生活在恐惧中的孩子 , 会把所有的心理能量都用在生存上 , 而不敢尽情地舒展自我 。

3

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

孩子才会有自我认同感

父母总喜欢站在成年人的角度 , 和犯错的孩子讲道理 。

却忽略了 , 孩子没有成年人的经验 , 没有办法用成熟的眼光看待问题 。

贾静雯曾带着两个女儿——咘咘和波妞 , 一同参加综艺《妈妈是超人》 。

有一次 , 贾静雯发现大女儿咘咘一把推倒了1岁的妹妹波妞 。

她没有严厉斥责大女儿 , 也没用「下次不能再这样做」这样轻描淡写的话来教育她 , 而是把她抱到了怀里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贾静雯虽然很生气 , 但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 用平静的语气问女儿:

「你为什么要把妹妹推倒?你累了是不是?」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咘咘答道:「因为我想抱妹妹 , 所以我把她推开 。 」

贾静雯:「你想抱她 , 把她推开 , 这样是对的吗?」

咘咘:「不可以 。 」

通过言语引导 , 孩子发现了自己犯的错 。

贾静雯接着又问道:「那如果我想抱你 , 也这样把你推开 , 你觉得是对的吗?」

贾静雯学着打女儿的动作 , 把她推开、放到地上 , 让她感受到这个动作给妹妹带来的伤害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接着说:「你再一次抱妹妹要怎么抱?你抱给妈妈看看 。 」

咘咘立马搂住了贾静雯的脖子 。

等到临睡前 , 两个孩子的情绪都平静下来时 , 贾静雯问起大女儿:「你刚刚是不是有推波妞 , 那要不要跟波妞说个对不起?」

在咘咘和妹妹道歉后 , 贾静雯说:「亲波妞一下好不好 。 」

波波轻轻地亲了一下妹妹 , 贾静雯夸道:「你是棒姐姐 。 」

孩子犯错是让许多父母头疼的事 , 可在贾静雯这 , 她不动肝火 , 不说「不可以」 , 就让女儿意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

选择孩子可以接受的沟通方式 , 比歇斯底里地吼一万句「不可以」更有效 。

相反 , 如果父母一直强调「不」 , 依赖负面情绪恐吓的方式 , 对孩子没有帮助 。

恐吓孩子 , 暴露了父母没有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 。

他们居高临下地控制孩子 , 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 , 让孩子逐渐丧失对自我价值感的认同 。

如果父母能平等地对待孩子 , 孩子就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喜爱 。

《爸爸去哪儿》中 , 有人送了黄磊的女儿多多一只小狗 。

陆毅的女儿贝儿看了十分喜欢 , 问黄磊能不能借来玩 。

黄磊没有直接帮女儿做决定 , 而是告诉贝儿:「小狗是多多姐姐的 , 那你要跟多多姐姐商量 。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马伊琍一句话警醒无数人:吓唬孩子会导致什么样的极端? //---- http:// //

黄磊说:「我从未把她当作孩子 , 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 , 她有她的秘密 , 她的想法 , 她的人生 。

她不属于我 , 我们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 , 我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她 , 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