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益生菌,宝妈“姿势”正确吗?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服用益生菌 , 宝妈“姿势”正确吗?

  益生菌对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熟悉的 , 它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 , 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 , 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 对于刚当上爸妈的人来说 , 他们更加关心益生菌 。

益生菌尤其适合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服用 , 因为这些孩子免疫力低下 , 三天两头不是感冒就是肠炎 。 鉴于益生菌的这些效果 , 有些家长经常到医院要求医生开益生菌处方 , 回去给宝宝服用 。 但是 , 新爸爸新妈妈们未必知道 , 并非所有的宝宝都需要服用益生菌 。

常见的益生菌有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 , 服用益生菌需对症 。 针对不同疾病 , 益生菌可作为主要或辅助药物使用 。

益生菌作为主要药物使用的功能有:腹泻、功能性胃肠道疾病 。 作为辅助药物使用的功能有:肝胆疾病、湿疹等过敏性疾病、乳糖不耐受、炎症性肠病等 。 而且不同的症状需要使用对应的益生菌 ,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如消化不良用乳杆菌;免疫力差用混合益生菌;腹泻用双歧杆菌;便秘用鼠李糖乳杆菌;湿疹用鼠李糖乳杆菌、乳双歧杆菌 。

但是 , 在服用益生菌方面确实存在一些误区:

一、无病防病而长期服用:长期使用益生菌也是不可取的 , 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 , 有可能会使肠道功能“变懒” , 肠道丧失繁殖有益菌的能力 , 产生“益生菌依赖症” , 久而久之反而会抑制自体肠道菌群的恢复 。 因此 , 如果没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或存在其他破坏肠内菌群平衡的因素 , 不提倡婴幼儿额外摄入过多的益生菌制剂 。 真正做到养好肠道里的菌群 , 还得靠均衡的饮食、健康的生活习惯 。

二、益生菌和抗生素同时服用:益生菌也是微生物 , 服用抗生素会阻碍益生菌的吸收 , 有些抗生素会将有害细菌和益生菌同时消灭 。 如需同时服用 , 建议查看药品说明书 , 间隔两小时服用 , 连续服用抗生素的时间最好不要超一周 。

三、给孩子减量服用:由于孩子服用一般药物需要减量服用 , 因此很多家长在给孩子补充益生菌时也减量服用 。 尽管说明书上让一次吃一袋 , 但是有的家长从安全性出发 , 只给孩子服用半袋 , 甚至更少 。 其实 , 这样服用没有多大效果 。 因为人体内的细菌虽然体积微小 , 但数量是你难以想象的庞大 , 所以不能用咱们平时用的数量级去衡量它们 。 益生菌通常都是以“亿”为单位来衡量的 , 对于孩子来说 , 每次吃50~150亿个益生菌是最合适的 。 如果说明书上明确规定服用剂量 , 家长不要擅自减量 , 以免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

四、服用方法不正确 。 益生菌要在厌氧环境下才能好好生存 , 如果益生菌的包装拆开的那一刻起 , 又不立刻服用的话 , 那益生菌就会暴露在氧气中 , 很容易就会死掉 。 所以 , 在服用益生菌的时候 , 尽量开了袋后立马温水冲服 , 开袋即食 。 时间放久了 , 服用效果也就大大降低了 。

另外 , 服用益生菌要用温水冲调 , 水温为35℃~40℃ , 冲泡的时候 , 先调好水温 , 再将粉剂的益生菌冲入温水中 , 保证菌群的活性 , 冲调后也不适宜再加热 。 千万别用沸水冲泡 , 那样会“烫死”益生菌 。

文/邬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