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过年宝妈一聚会 , 总是会聊娃 。

你一个偏方 , 我一个经验 , 说来说去 , 有的宝妈开始自我怀疑:我这样带孩子对不对?有的宝妈有了落差:我家宝宝怎么跟别人差这么多?

还有宝妈收获一堆经验:剃光头新长出来的头发更黑更密 , 吃维C能防流感 , 嗯 , 回去就给宝宝试试 。

还有一些宝妈 , 在你来我往的经验交流中巍然不动、笑而不语 。 因为 , 她们的脑中藏着这样一份清单 。

2019育儿清单

1. 宝宝戴小首饰虽萌 , 但弊大于利:容易误吞首饰配件窒息 , 还可能出现皮肤过敏 。

2. 我不建议给 1 岁以内的宝宝床上用防撞护垫 , 它对于防止宝宝撞伤作用微小 , 反倒很可能导致宝宝被缠住、卡住甚至窒息 。

3. 通常4~6周后 , 母乳喂养稳定了就能用安抚奶嘴 , 我也是推荐的 ,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安抚奶嘴可以预防宝宝窒息 , 而且它确实是解放宝妈的哄娃利器 。

不过等到1岁时 , 就该开始逐渐限制安抚奶嘴的使用频次了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4. 如果宝宝可以灵活自如地翻身、坐立 , 而且睡觉时喜欢头枕着某些东西 , 就可以考虑给宝宝用上枕头了 , 而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在1岁后开始使用枕头 。

5. 枕秃≠缺钙 , 作为儿科医生 , 跪求别乱补 。

6. 同理 , 看到小宝宝头发稀、黄 , 便以为是缺钙、缺营养 。 其实宝宝什么都不缺 , 只是家长缺耐心 。

刚出生时 , 大部分宝宝头皮毛囊没发育完全 , 头上顶着的还是“胎毛” 。 随着成长 , 这些“胎毛”会逐渐变成“终毛” 。 一般到 2 岁后 , 孩子的头发就会逐渐变好 。

7. 同样会随着时间转变的还有宝宝的腿 。 在宝宝发育期间 , 会出现O形腿、X形腿和直腿切换的情况 , 这是正常发育的表现 , 直到7~8岁后 , 宝宝的腿才会变直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8. 好队友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 不少男同胞刚开始带娃时 , 智商掉线 , 就是冲个奶粉 , 也能犯下若干错误 。

先倒奶粉后倒水?错!先倒水后倒奶粉!

用沸水冲奶粉?错!倒水前 , 请先看说明书 , 照做!

上下左右狂摇一顿溶解奶粉?错!水平晃动奶瓶瓶底 , 使奶瓶在水平面上慢慢旋转 , 或者双手夹紧奶瓶来回轻柔搓动 。 总之 , 以不产生气泡为宜 , 真失手出现气泡 , 静置等气泡消失再喂给宝宝 。

……

错了这么多 , 所以 , 交给宝妈来做吧?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想什么呢?不会做 , 才多该勤练习!

9. 用微波炉加热宝宝的奶 , 可能奶瓶摸起来不烫 , 但里面的奶却滚烫 , 宝宝会被烫伤 。 实际上 , 只要干净卫生 , 常温的奶宝宝就能喝 , 更好的解决方法是喝多少冲多少 , 虽然麻烦点 , 但在养娃这个精细活上 , 哪个爸妈会怕麻烦呢?

10. 喝奶后拍嗝是每个新手爸妈必备的基础功 , 因为宝宝在吃奶时时常会吞入空气 , 如果不及时拍嗝 , 容易发生吐奶、呛奶 。

11. 除非生病中暑等特殊情况 , 6个月前不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宝宝 , 都不用额外喝水 , 不需要 , 喝多了还不好好喝奶 。

12. 1岁前也不建议给宝宝喝纯牛奶 , 蛋白质和矿物质过高会增加宝宝肾脏的负担 。

13. 1岁前不能吃的还有盐、蜂蜜、果汁、糖 , 最后两个1岁后也尽量少吃 。

14. 鸡蛋不用等1岁后吃 , 6个月时就能开吃 , 先从1/4个蛋黄开始 , 没问题了继续加 。

15. 光吃不见拉便便 , 可能是便秘 , 也可能是攒肚 。 排便间隔不是判断关键 , 只要肚子软软的 , 排便不哭闹、无痛感 , 便便松软就没事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16. 总体上 , 现在有蛔虫的孩子很少 , 不需要常规吃打虫药 。 有蛔虫的孩子没有特征性的表现 , 需要通过化验大便才能判断是否感染了蛔虫 , 家长不要根据自己的猜测给孩子吃打虫药 。

17. 晒太阳补钙的观念深入人心 , 但其实“补钙”带来的利 , 远小于太阳伤害宝宝皮肤带来的弊!如出现晒伤或其他皮肤问题就是得不偿失 , 1 岁前的宝宝不用刻意晒太阳 。 宝宝真正补钙的方法 , 只有三句话:好好喝奶 , 好好吃饭 , 好好补VD 。

18. 近些年深入人心的还有给男宝宝割包皮 , 生理性的包皮过长和包茎会随着孩子长大逐渐好转 , 不用割!别让孩子白挨一刀 , 却火爆了割包皮的生意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19. 现在婴儿游泳馆生意也火爆 , 可从医学角度讲 , 1岁以下的宝宝根本学不会游泳 , 只会玩玩水 。 而现在国内的绝大多数婴幼儿游泳馆资质不全 , 设备不合格 , 真正符合要求的亲子游泳馆太少 , 跟风带孩子去不正规场所游泳 , 危险隐患重重 。

20. 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表明“三伏贴”有功效 , 反而它的刺激性、毒副作用会让宝宝过敏、皮肤红肿、起水泡 , 甚至烧伤 。 最可气的是这本是化学性烧伤的症状 , 却被解读为三伏贴“起效”的表现!唉 , 有些家长交的智商税 , 就是宝宝莫名其妙遭的罪 。 三伏贴让宝宝遭了多大罪 , 看这里:这个在三伏天最有效的神药 , 每年都会致宝宝烫伤 , 为啥依旧火爆?

21. 小儿推拿如今被宣传的神乎其神 , 堪称包治百病 , 不用打针吃药且没有任何副作用 , 这无疑戳中了家长的痛点 。 可治病要这么简单 , 医院大可以关门歇业 。 说实话 , 指望没有副作用的推拿治疗 , 就像生病了不遵医嘱却去吃补品 , 虽然避开了药品的副作用 , 却也等于放任了疾病的自然发展 , 等于放弃了治疗 。 更何况 , “暴力”小儿推拿导致孩子骨折、甚至死亡的案例比比皆是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作为医生 , 我恳请家长们擦亮眼睛 , 正确对待孩子的病情 。

22. 推拿增强不了免疫力 , 唯一能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是母乳 , 唯一能提高免疫力的吃法是均衡饮食 。

23. 预防疾病最靠谱的手段是打疫苗 , 不差钱的话 , 二类疫苗也打上 。

24. 就算不差钱 , 也不用钙铁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都来一遍 , 中国宝宝最该补的是维生素D , 可以买的 , 是维生素D滴剂 。 鱼油、鱼肝油不需要 , 性价比低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25. 好好吃饭 , 才能营养均衡 。 而咱中国人心中的“好好吃饭”中 , 必然有条标准叫做——

趁热吃!

热包子、热鸡汤 , 不管什么食物 , 父母都会说一句:趁热吃 , 凉了就不好了!但烫口的食物在经过食道时会烫伤食道黏膜 , 使致癌风险增加 4 成 。 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把65℃以上的热饮列为 2A 类致癌物 , 嗯 , 一个热包子温度就比65℃高 。

所以 , 下次不妨把趁热吃换成另外 3 个字:慢点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26. 除了求热、求快外 , 给宝宝喂食时 , 家长还有一个心理:求多!追着孩子喂 , 非要“光盘”才罢休 。 请记住给宝宝吃饭的第一原则:让宝宝享受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光比他吃多少 , 重要得多 。 宝宝人虽小 , 但知道自己需要多少 。

27. 况且 , 也不是吃的越多长的就越高 。 运动、睡眠、饮食虽对身高有影响 , 但基本上基因就已经决定了大半了 , 别老把孩子跟别人比 。

28. 别比的还有长牙、会走路、穿纸尿裤的时间等 , 时间标准只是参考 , 不是唯一 , 不要在等待的时间里太焦急 , 现在因为和别人家小孩比而心焦 , 以后心焦的日子还长着呢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29. 就像长牙时间 , 只要13个月前出了牙 , 就都不算晚!早一个月晚一个月 , 最后宝宝都会有口小白牙 , 除非……

30. 除非不好好刷牙 , 健健康康小白牙会变龋齿!宝宝长出第一颗乳牙时就要刷牙 , 大胆用含氟牙膏 , 不用怕宝宝咽下去 。

31. 帮孩子刷牙是我唯一赞同父母替孩子做的事 , 因为孩子控制不好 , 7岁前爸妈都要监督宝宝刷牙 , 必要时再查漏补缺一遍 。

32. 刷牙父母可以上 , 但有些事别替孩子决定 , 比如 , 分享 。

不爱分享是宝宝的天性 , 有家长喜欢让宝宝为自己的面子买单:即使宝宝不愿意 , 也要把宝宝的玩具、美食分享给其他人 , 并认为这样会培养宝宝的分享意识 。

那从另一个方面说 , 为什么不怕助长别的宝宝不劳而获的意识呢?每个宝宝都应该得到尊重 , 最应尊重的 , 就是宝宝自己的个人意愿了 。

33. 说到尊重宝宝意愿 , 我就想到了夏天穿着开裆裤跑的宝宝们 。 他们的私处更容易感染细菌 , 隐私意识和自尊也容易被降低 , 也更容易让很多有恋童癖等爱好的变态乘虚而入……呃 , 如果不在意这些 , 那就穿吧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34. 对于性教育 , 比起遮遮掩掩、扭扭捏捏 , 用最直接简单的语言去告诉宝宝他好奇的东西才是最大的不尴尬 。 而且 , 性教育和宝宝的隐私防范意识培养从 2 岁开始就要进行 。

35. 痱子是热出来的 , 而干燥则是造成湿疹的重要因素之一 。

36. 防痱子 , 开空调勤洗澡 , 比往洗澡水里加各种水和花花草草更有效 。

37. 防湿疹 , 做好皮肤保湿最关键 , 几块钱的凡士林 , 或者婴儿护肤品就能搞定 。

38. 中重度湿疹 , 可能用上激素类药膏 , 遵医嘱 , 别自己停药减药 。 激素类药膏没错 , 滥用才是错 。

39. 还有被滥用的是感冒药 。 不建议4岁以下孩子使用复方感冒药 , 有过量用药的风险 。

40. 普通感冒药不是治感冒的 , 只能用来缓解感冒的症状 , 既不能缩短感冒的时间 , 也减少不了并发症的发生 , 还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 所以别白费力气和钱 , 最主要的是不要一上来就急 , 急也没用 。

41. 发热、咳嗽、流涕这些都不是病 , 而是症状 , 是身体对疾病的正常反应 , 但往往令宝宝难受 。 牢记一点 , 宝宝的精神状态远远比症状重要 。 如发热 , 首要原则不是退热 , 而是提高宝宝的舒适度;咳嗽 , 除了祛除病因 , 同样是提高舒适度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42. 我不建议家长把药混在配方奶中给娃吃 。 一方面 , 奶中的钙镁离子与药物形成化学反应 , 产生的非水溶性物质会降低药效 , 不利于宝宝恢复;另一方面 , 如果宝宝把食物和怪怪的药联系起来 , 导致厌乳、厌食 , 这就是家长给自己挖坑了 。

43. 很多家长都会骗宝宝说吃的是糖 , 加上现在的药片大多会裹一层糖衣 , 吃起来甜甜的 , 宝宝很可能会当真 。 这会直接导致宝宝爱上“吃药” , 只要一不留神就把药往嘴里塞 。

我曾为一个3岁的宝宝洗了半小时的胃 , 原因就是奶奶在前几天哄孩子吃药时说“这是糖 , 不是药” , 后来宝宝看到茶几上奶奶的降压药还以为是糖 , 一口气吃了几十片 。

44. 据统计 , 有一半的误食中毒事件发生在6岁以下的宝宝身上 , 所以 , 妥善收起家中会被孩子误食的东西很重要 。 如除臭剂、清洁剂、药品 , 还有化妆品以及其他洗浴用品 。 想当然地以为宝宝还小出不了什么大事的 , 这种侥幸和大意是最危险的 。

45. 网上有一个视频 , 一个放在床中央的宝宝 , 在你离开后只需 10 秒就能滚落床下 。 所以 , 当给宝宝换尿布、洗澡 , 或者干任何事前 , 把需要的东西放在手边 , 不要中途离开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即使只需几秒 , 也万万不能将宝宝留在马桶上、洗手台或任何高于地面的地方 。 虽然很多妈妈都知道给宝宝洗澡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宝宝 , 但这是冷静时的想法 , 如果那时手机响起 , 瞅一眼又是一个重要的电话 , 难保你就侧身去接 。 几秒后 , 宝宝溺水了 。 所以别给自己那样的机会 , 给宝宝洗澡时一定拒绝任何打断 。

46. 也别放孩子一人在家 , 很多坠楼事件就是在孩子单独在家时发生的 。 你永远不知道 , 独自在家的孩子会干出什么事 。

47. 同样不能大意的还有坐车 。 对宝宝来说 , 没有什么比五点式安全带的防护座椅固定在后排的座位更靠谱的了 。

48. 也没什么比夏天被家长忘在车里更可怕和致命的了 , 车停在太阳底下 , 哪怕气温只有 26.7℃ , 2 分钟车内温度达到 34.6℃ , 20 分钟就有 42.8℃及以上 。 而 6 岁以下的宝宝 , 体温一旦达到 41.6℃就有可能身亡 , 最多 25 分钟 , 宝宝就没救了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颠覆认知的50条育儿法 , 2019跪求你这样养娃 //---- http:// //

49. 为了保护孩子 , 我们经常会把这三个字作为口头禅:不可以 。 尤其 1 岁左右的孩子 , 他对什么都感兴趣 , 我们会频繁给他说这不可以 , 那不可以……实际上这很不利于孩子的发育 , 会给他留下一个印象:这世界好像他喜欢的东西都“不可以” 。 其实我们可以做得更聪明:把家里他不能玩不能去探索的物品收起来 , 把“不可以”这三个字留给那些真正会伤害到他的那部分 , 而不是挂在嘴边 。

50. 任何机构、任何专家、任何指南的科普读物 , 都不能直接作为宝宝临床诊断的依据 。 铺天盖地的育儿信息可能会引起妈妈们更大的焦虑 。 所以 , 不时提醒自己:我的宝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 所有专家(包括十月菌)的建议 , 都必须以尊重宝宝的身体、发育 , 宝宝的个性为前提 。

参考资料:

Up todate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

原创文章 ▎转载请至后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