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解读最新政策:个税抵扣惠及特殊教育啦!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各方解读最新政策:个税抵扣惠及特殊教育啦!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已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 近期 , 根据家长们所提出的重点问题 , 国家税务总局在1月16日发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200问》 , 其中特别提到: 特殊教育属于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 , 同时拥有学籍 , 因此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
下面 , 北大医疗脑健康就带你一起解读
特殊教育作为子女教育到底如何抵扣个税?
1.重点解析
1)扣除主体:子女教育的扣除主体是子女的法定监护人 , 包括生父母、继父母、养父母 , 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的 , 比照执行 。
2)子女范围: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继子女 。 也包括未成年但受到本人监护的非子女 。
3)扣除标准: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
4)扣除方式: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采取定额扣除方式 ,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按照每名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
5)多子女扣除方式:有多子女的父母 , 可以对不同的子女选择不同的扣除方式 , 即对子女甲可以选择由一方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扣除 , 对子女乙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照每月500元的标准扣除 。
6)扣除分配: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 , 即一人每月1000元扣除 , 也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 即一人每月500元扣除 。 只有这两种分配方式 , 纳税人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 选定扣除方式后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
7)离异重组家庭:具体扣除方法由父母双方协商决定 , 一个孩子扣除总额不能超过1000元/月 , 扣除人不能超过2个 。
8)所需资料:纳税人子女在境内接受教育的 , 享受子女教育专项扣除不需留存任何资料 。 纳税人子女在境外接受教育的 , 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
9)限制:无论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接受教育 , 纳税人都可以享受扣除 。 无论子女在境内学校或境外学校接受教育 , 纳税人都可以享受扣除 。
10)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属于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 , 同时拥有学籍 , 因此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
值得注意的是 , 3-6岁的孩子属于子女儿童 , 可以直接抵扣 。 6岁以上 , 在特殊学校就读的有学籍的孩子 , 可以按照子女教育扣除 。
2.填报步骤
1)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 , 注册登录;
2) 点击“我要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中的“子女教育”选项;
3) 准备好子女教育信息(包含受教育阶段、受教育时间段等) , 子女、配偶身份证件号码(如果没有配偶 , 可不填写配偶身份信息) , 扣缴义务人信息(选填) 。
4) 点击“准备完毕 , 进入填报” 。
5) 填写子女教育信息 , 包括基本信息、教育信息、扣除比例和申报方式 。
6) 点击“提交” 。
3.缴税额计算方法
缴税额=(税前工资-5000元免征额-专项附加扣除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2
个人所得税率表
举个例子 , 给大家详细算一下 。
马爸爸 , 目前的扣除五险一金后的工资为10000元 , 那么马爸爸缴税额为(10000元-5000元免征额-1000元专项附加扣除额)×10%-2520÷12=190元
4.各方解读
虽然每月减免的这几十到几百元钱并不足以缓解家长们沉重的压力 , 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 , 背后一定少不了大量家长和业内人士的推动 。
贾美香教授:政策出台得越多 , 就说明国家越重视、补贴的越多 , 受益的是孩子和家长 。
Mike Miklos教授:美国也曾面临一样的情况 , 只不过我们开始的比较早、资源多一些而已 。
高校特教专业老师:从80年代中国第一例诊断到现在已经快40年了 , 政策也是一点点的进步的 , 就跟孩子一样 , 在慢慢的往前走 。 但不能因为慢就说政府不努力 , 不努力不但不进步还可能会倒退 , 所以说这个政策肯定是一个好事 。
北医幼儿园老师:我们这里有很多星宝 , 还有专门的特殊教育班级 , 对他们的家长来说 , 这当然是真正能拿到手的好处 。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老师:星宝的教育支出是家庭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 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能够减少部分特殊需要家庭的压力 。 同时我这几年是真的感受到了国家对于特殊需要群体的关注和重视 , 也希望各位家长肩上的担子越来越小 , 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
8岁星宝母亲:中国人多 , 星宝和星宝的家庭必然也多 。 这个国家需要办的事太多了 , 需要花钱的事也多 ,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是政府发出的一个利好信号 , 我们这个庞大群体慢慢的被国家重视起来了 。
2019年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将继续为中国孤独症事业发声 , 用专业的力量支持特殊需要儿童及家庭健康成长 , 及时为各位家长提供最新的资讯及政策 。
- #萌妈不是虎妈#周岁内宝宝放屁次数多,这是宝宝发出的信号,家长们要清楚解读
- 金华网@春运故事:高铁上孩子突然高烧晕厥 各方帮助紧急送医
- 「儿科医生雨滴」原创孩子爱磨牙是缺钙还是蛔虫?这里有儿科医生的专业解读
- [时尚奢侈品解读]原创7岁男孩执着采野花:是不是我再努力点,家里就有钱救姐姐了
- 【交流平台】宝宝小手能说话,解读宝宝几个手势的意思!
- 【月子餐30天食谱】解读宝宝哭闹的秘密!
- 常爸做客京东《书生说》,解读孩子学好英语的敏感期
- 宝宝大便化验单,各指标代表什么?最全解读来啦(附带真实案例)
- 宝妈:孩子上幼儿园一个月病三回,医生解读:主要原因在家长身上
- 宝宝坐,爬,站,走正确月龄的详细解读,宝妈要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