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上,比饭菜更有营养的,是父母的教导

每逢节假日 , 拖儿带口地参加聚会是我们中国的习俗 。 有饭局 , 自然有餐桌文化、餐桌礼仪 。

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汉森说:“善于观察的人 , 只用一顿饭的功夫 , 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 ”

而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 , 反映的是他受到的家庭教育:

分外贪心、霸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放手的孩子大多是被自私、骄纵他们的教养者养大;

餐桌上总是吵吵闹闹、不顾及他人感受的孩子往往在一个氛围不是那么和睦或者不会“好好说话“的家庭长大;

饭桌上低头玩手机、分外冷漠的孩子往往也是在一个缺少交流的家庭中成长;

唯唯诺诺、羞于表达的孩子往往在一个过于严苛的餐桌上成长……

餐桌上 , 比营养更重要的 , 是餐桌教育 。


饭桌上,比饭菜更有营养的,是父母的教导

----饭桌上 , 比饭菜更有营养的 , 是父母的教导//---- http:// //

1、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

中国父母喂孩子吃饭 , 小时候在自己嘴里嚼软 , 再喂进婴儿口中;稍大之后 , 一勺一勺喂;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 。

经常可见祖母端着碗 , 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 。

经常被追着喂饭的孩子 , 除了难以独立吃饭 , 还会对大人产生依赖 , 没人喂就不知道该不该吃、吃什么、吃多少 。

这就是典型的「内部感知力迟钝」 。


饭桌上,比饭菜更有营养的,是父母的教导

----饭桌上 , 比饭菜更有营养的 , 是父母的教导//----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