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为啥总爱晚上发烧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幼儿为啥总爱晚上发烧

  发烧(也称“发热”)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 。 多数情况下 , 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保护性反应 , 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过程 。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 , 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 , 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 。 根据发热的程度分低热(体温<38℃)、中等度发热(38~39℃之间)、高热(39~41℃之间)和超高热(体温>41℃) 。 很多家长发现 , 婴幼儿晚上发热较常见 , 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

1.与中医所说的“一阳初生”有关 , 人体阳气从子时(23时~1时)慢慢旺盛 , 抵抗力也逐渐增强 , 从而导致晚上子时左右出现发热的情况 。

2.相较白天 , 宝宝夜间进水少 , 而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 , 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 , 易导致夜间发烧 。

3.白天大脑皮层被各种生活事物和有兴趣的活动所吸引 , 兴奋性将其他反应暂时抑制(如发热反应不明显 , 甚至不反应) 。 但到晚上 , 机体处于休息期 , 白天被暂时抑制的感染反应解除 , 宝宝容易发热 。

4.预防接种麻疹、白喉、肺炎疫苗等也可能引起夜间发烧 。

对夜间发高烧(测量腋温39℃)的小儿 , 可采取下列护理措施:第一 , 散热 。 敞开抱被或松开衣服 , 使皮肤裸露 , 快速散热 。 第二 , 物理降温 。 冷敷:用20℃~30℃冷水浸湿软毛巾后稍挤压使不滴水 , 折好置于前额 , 每3~5分钟更换一次;冰枕:将小冰块及少量水装入冰袋至半满 , 排出袋内空气 , 压紧袋口 , 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温水擦拭或温水浴: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腋下、四肢或洗个温水澡 , 多擦洗皮肤 , 促进散热 。 第三 , 补水 。 鼓励孩子多饮水 , 或口服补液盐 。 第四 , 服用退烧药 , 如泰诺林 。 必要时4~6小时再服一次 , 间隔1~2小时测次体温 。

日常家庭护理中 , 家长还需注意:宝宝最好卧床休息 , 尽量保证屋内空气流通;建议宝宝少食多餐 , 父母多做一些既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 , 并密切观察病情 , 若宝宝精神萎靡、面色苍白 , 或出现频繁呕吐、腹泻或头痛 , 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