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实验:五种方法让孩子聪明

孩子聪不聪明 , 看来相当大的程度上由父母日常言行决定 。 所以 , 推荐为人父母的朋友们看看斯坦福大学做的这个实验 。

在现代社会 , 我们说早教 , 再也不是让孩子认多少字、写多少字、会做多少加减法之类的知识性学习 。 这些只能收到短期效果的方法 , 并不能让孩子长久受益 。 那对孩子最有益的早教是什么?大数据和科学研究显示 , 少看电视、学习演奏乐器、延迟满足、多运动、正确赞美 ,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几点 , 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

1、少看电视

更贴近当下生活的话 , 应该说少看屏幕而不是少看电视 。 0-3岁是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 , 3岁时能达到成人脑量的90% , 5岁达到成人的95% 。 在人生中大脑最活跃的时期用各种屏幕来陪伴的话 , 就太耽误事儿了 , 因为电视根本不会帮助大脑的发育 。 有妈妈说 , 我们看的都是口碑好的教育类节目 , 小孩才两岁就学会了好几首唐诗 , 数字都会了 。 这些能在短期看到效果的东西可能会抓住妈妈们的心 , 但长远看来这些死记硬背出来的认知类东西帮助并不大 。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 方法远比知识更重要 。 回归到看电视的问题 , 看电视的坏处有:影响视力、阻碍语言发展、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增加多动症几率、抑制想象力……(此处省略很多字)电视的破坏性 , 使用华少的中国好舌头也能说上一分钟 。

2、乐器学起来

根据神经学家跟踪脑部活动的研究 , 我们听音乐、做数学题、阅读时都只会调动大脑的某一部分区域 , 但是演奏乐器会同时调动大脑所有区域一起工作 , 相当于脑部的全身运动 。

一位乐器演奏者演奏乐器时的大脑 , 各个部分都像是有烟花绽放 , 异常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