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女宝发烧腹泻,家长用错药致聋!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3岁女宝发烧腹泻 , 家长用错药致聋!
很多家长由于缺少对如何用药知识的储备 , 一般会根据孩子不舒服时的症状表现直接用药 , 这是很不安全的 , 严重时甚至对孩子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
江苏泰州市民小张1岁的女儿前段时间有些咳嗽 , 便自行给孩子喂了一些止咳药 。
可孩子却迟迟不见好 , 去医院一检查才发现 , 小张的女儿不仅肺部出现感染 , 肝脏也出现问题 , 谷丙转氨酶达到300多 , 谷草转氨酶也达到100多 , 呈现明显的肝功能受损 。
---- 3岁女宝发烧腹泻 , 家长用错药致聋! //---- http:// //
医生分析 , 小张的女儿之所以会出现急性期的肝功能受损 , 很有可能就是长期服用止咳药造成的 。
---- 3岁女宝发烧腹泻 , 家长用错药致聋! //---- http:// //
和小张女儿类似的还有泰安宁阳县的晓雨 , 但情况不同的是晓雨自3岁起就永远都听不见外界美妙的声音 。
据家人回忆 , 晓雨3岁时发烧拉肚子 , 家人就按照拉肚子给晓雨治病 , 结果用药后晓雨的听力就没有了 。
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 , 因用药不当 , 我国每年约有3万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 。
在服药时将患儿当成“缩小版成人”对待 , 按习惯用药 , 沉迷网红药 , 药品错误混搭 , 甚至迷信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儿科用药指南”等现象 , 大大增加了儿童药物中毒的风险 。
---- 3岁女宝发烧腹泻 , 家长用错药致聋! //---- http:// //
(*注:此图为错误示范 , 不靠谱!别当真)
为此 , 叨叨特意总结了大家给孩子用药时常犯的12大错误 , 带大家一起学习下孩子用药知识 , 避免掉坑 。
小板凳 , 搬过来;小黑板 , 敲起来 。
该分享分享 , 该转发转发嘞~
---- 3岁女宝发烧腹泻 , 家长用错药致聋! //---- http:// //
01
滥用抗生素
有些家长尤其是老年人 , 认为抗生素就是一个万能药 。
名字上带“消炎”两个字 , 就能包治百病一样 。
但是大家日常说的“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 , 主要是来应对细菌感染的 。
如果孩子生病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 但盲目用了抗生素 , 对疾病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
而且 , 还会因为滥用抗生素导致身体产生耐药性 , 等以后真正需要抗生素治疗时 , 抗生素失去药效 , 后患无穷 。
同时 , 抗生素类药 , 是处方药 , 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不可自行购买给孩子随意服用 。
不能发现孩子有点不舒服 , 就随便吃抗生素类药 。
02
拒用抗生素
还有一些家长因为抗生素的耐药性 , 而拒绝给孩子使用 。
这样非黑即白的观点太绝对 , 抗生素需科学对待 。
就医时 , 医生明确诊断是细菌感染 , 指导使用抗生素 , 那就必须遵医嘱使用 , 而不要一味拒绝 。
其次 , 使用抗生素不会马上看到药效 , 家长不要着急停药 , 而需按照医生要求的药量和疗程服用 。
更不要因效果不明显而自行停药 , 治疗细菌感染是一个过程 。
03
没病先预防
有个词叫关心则乱 , 有些家长对孩子就是这样 。
听孩子说话声音稍有不对 , 甚至打个喷嚏 , 都会认为是感冒前兆 , 需要吃药 。
但大多数感冒都是可以自愈的 。
如果孩子是普通感冒不伴随细菌感染 , 通过喝水、休息 , 依靠自身免疫力即可自行康复 , 无需吃药 。
即使是细菌性感染 , 也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如果怀疑孩子是流行性感冒(流感) , 更要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判断孩子该如何用药 。
04
成人药减半服用
家里孩子药吃没了 , 着急情况下 , 家长直接拿成年人服用的药减半来给孩子吃 。
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
成人药折半对孩子是不行的 , 孩子肝脏功能发育不成熟 , 对药物的解毒和清毒能力都不足 。
有些成人药物毒性极强、副作用极大 , 很可能会损坏孩子的骨骼发育 , 并不是减量后儿童就能够服用 。
给孩子买药 , 一定要买儿童版专用药物 , 有婴幼儿的 , 要买婴幼儿的制剂 。
05
保健品随意吃
很多人都将保健品视为“进补”的特效药 , 不惜重金购买 。
各类商家也应运而生 , 无论各类中草药、微量元素还是营养成分 , 都被包装成保健、治病的良方 。
但很多保健品成分不明 , 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 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安慰剂 。
少部分甚至可能存在毒副作用 , 存在引起宝宝过敏、影响正常发育、发生功能紊乱的风险 。
如果真担心孩子缺维生素 , 应医院诊断确实缺少某种营养素 , 再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补充 。
不要随便滥用保健品 , 保健品吃多了也会中毒 。
06
沉迷网红药
微信群或朋友圈 , 总有代购朋友每天发布各种商品信息 。
一些网红药随处可见 , 再加上熟人、朋友的强力推荐 , 家长忍不住入手 。
但卖的火爆并不代表品质好 , 前些日子推送过的“网红神药”无比滴 , 就不适合所有宝宝用 。
部分海淘药品没有过多的中文说明 , 导致家长无法掌握药品的全部信息 , 甚至有不良反应都不清楚 。
而且 , 目前部分海淘药品很难进入我国 , 市面上能看到的多数是山寨仿冒品 , 药品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
生病用药应由专业医生决定 , 而不是盲目选择网红的海淘药 。
07
过于迷信中药
很多人因为西药说明书上药理副作用写的多 , 担心孩子吃药后会有不良反应 , 而不愿意吃西药 。
于是选择中药给孩子服用 , 认为中药的副作用小 。
但其实很多中药的副作用并不小 , 而是写着“尚不明确” 。
中药相对西药而言 , 没有长期和大样本的临床试验 , 也没有对不良反应的充分研究 , 所以只能标注尚不明确 。
但尚不明确的意思不代表没有不良反应 , 而是没有可参考的依据 。
说白了就是风险存在 , 但目前并未被证实 。
而且 , 就算是纯天然植物配方 , 也有过敏的风险 , 纯植物也不代表一定安全 , 不可轻易信 。
08
药店自行购买药
有的家长看孩子有点不舒服 , 去药店跟店员说一下 , 再随便买点药回家吃 。
可店员推荐的药品 , 很可能并不适合孩子吃 。
而且一旦出现重复用药 , 用药不对症 , 副作用不明确的情况 , 很可能造成健康隐患 。
另外一些处方药物 , 多不建议婴幼儿服用 , 副作用很大 。
常见的尼美舒利颗粒 , 就禁止12岁以下儿童使用;阿司匹林儿童服用 , 可能会引起瑞氏综合症 。 (某些特殊情况除外 , 如川崎病 。 )
09
药品错误混搭
还有一些家长 , 因为曾经带过娃 , 于是爱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
凭借感觉给宝宝用药 , 殊不知有些疾病发病初期很相似(如脑膜炎可能有感冒症状) , 这时主观判断用药 , 极易延误就诊 , 引发大麻烦 。
尤其是小于3个月的宝宝 , 病情进展迅速 。 不能凭经验用药 , 而要及时就医排除其他可疑的重症 。
10
拒绝激素药膏
有些家长“谈激素色变” , 拒绝给孩子使用含激素的药膏 。
但一些皮肤问题 , 如重度湿疹 , 只能用弱激素药膏才能控制 。
一些外用的弱激素药膏 , 只要注意用量对孩子健康 , 没什么不良影响 , 家长无需担心 。
常见的尿布疹 , 如超过3天还未改善 , 出现中度或重度尿布疹的表现 , 就需要及时就诊 , 听医嘱用药 。
使用激素类药膏时需注意:
● 选择弱激素药膏; ● 尽量不要大面积涂抹; ● 激素类药膏使用时间不宜超过5天;如需超过请遵医嘱 ● 涂抹时一定要避开眼睛、嘴巴、生殖器外周 。11
换药跟着感觉走
有的家长急性子 , 孩子生病恨不得马上好起来 。
看到孩子吃某种药没有太明显效果 , 就会任意加减药量或换服其他推荐的药 。
但是家长并不懂药品成分 , 更没有专业医学知识 , 临床医生用药有时还需跟执业药师沟通 。
所以孩子用药不是随便换的 , 更不是着急就能马上好 。
耐心仔细观察孩子服药后的身体变化 , 若对药品及剂量有异议 , 及时跟儿科医生沟通 , 不可任意更换或加减药量 。
12
药物混着食物吃
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爱吃药 , 就将药品和食物、果汁、牛奶等混合在一起吃 。
但是很多药品说明书明确提示用水送服 , 才不会影响药效 。
食物混着药品 , 不仅会降低药物疗效 , 还可能引起很多不良反应 。
果汁里混上药品 , 果酸会促进药物提前分解和融化 , 降低药效 。 还会加大对胃黏膜的刺激 , 严重者引发胃黏膜出血等 。
而配方奶混药品 , 配方奶中的钙、铁离子会在药物表面形成覆盖膜 , 影响药物的吸收 , 或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 影响治疗效果 。
其次 , 对于一些抗生素药物 , 配方奶会降低其抗生素活性 , 影响药效 。
宝宝吃药 , 应首选果味剂型的药物 , 尽量不要胶囊药品 , 而且喂药的方法还应根据药剂型做调整 , 不能盲目以为宝宝吃进去了 , 就完成任务 。
另外要注意 , 之前有家长给宝宝误服: 泡腾片、感冒胶囊等 , 导致宝宝卡喉窒息死亡的事件也有发生 , 家长也应该多学一点常识 , 避免发生本不该发生的意外 。
Tips:慎用药物大盘点
1、抗生素类
氨基糖苷类(小于6岁禁用);磺胺嘧啶(新生儿及2月龄以下禁用);喹诺酮类(不用于18岁以下及青少年静滴或口服);氯霉素类;四环素类药物(8岁以下禁用) 。
2、抗病毒药
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单磷酸阿糖腺苷 。
3、退热药
安乃近;氨基比林;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阿司匹林;赖氨匹林(16岁以下慎用 , 3月龄以下禁用) 。
4、中成药
儿童或孕妇禁用或慎用:
双黄连注射剂、柴胡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鱼腥草注射液、红花注射液、冠心宁注射液、鱼金注射液、复方蒲公英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及穿琥宁注射液 。
5、消化道用药
吗丁啉;胃复安;比沙可啶(6岁以下禁用);酚酞(幼儿慎用 , 婴儿禁用);消旋卡多曲(不推荐1月龄以下使用);东莨菪碱 。
6、增强免疫力药
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
7、鼻喷剂
萘甲唑啉和羟甲唑啉(6岁以下儿童禁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不建议4岁以下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不建议2岁以下使用) 。
8、镇咳药
右美沙芬(不推荐6岁以下使用);可待因(18 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喷托维林(5岁以上参考用量) 。
9、驱虫药
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2岁以下慎用) 。
10、抗过敏药
苯海拉明(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异丙嗪(2岁以下慎用 , 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新生儿和早产儿不宜使用 , 婴幼儿慎用);富马酸酮替芬(美国限制3岁以上使用 , 日本药典6月以上可用);赛庚啶(小于6岁一次剂量不超过1mg , 2岁以下不宜使用);氯雷他定(2岁以上使用);西替利嗪(美国 FDA可用于2 岁以上 , 国内说明书限定6月龄以上使用) 。
11、复合感冒药
艾畅(2 岁以下无明确安全剂量);惠菲宁和泰诺(6岁以下避免使用);小儿氨酚烷胺颗粒和小儿复方氨酚烷胺片及氨金黄敏颗粒(1岁以下禁用) 。
希望e享家分享的东西对您有帮助!
e享家好月嫂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莹莹育儿]宝宝发烧时手脚发凉和手脚发热,分别该如何应对,宝妈值得一看
- 小鱼网@厦门人注意了!感冒发烧的孩子是否感染新冠病毒,这样做马上就能区分得出来……
- 「育儿网官方号」宝宝又发烧了?别急着给Ta退烧
- 「☆积木育儿☆」积木育儿:2岁男孩发烧爸爸一个动作致死:细数那些坑娃没商量的育儿土方.....
- 洁姐育儿信箱:宝宝发烧了怎么办?(上)
- #春龙和宝宝#3岁女儿满口蛀牙,原因却不是糖果!家长的这些习惯才是“元凶”
- 「春龙和宝宝」3岁男孩患“肾衰竭”,只因一碗补汤,过度进补只会害了孩子
- 孩子王童乐园■39.5℃以下 宝宝发烧最全面的处理方法,各位爸妈留着备用
- 宝妈妈孕育家园■原创拒绝逗酒!13岁小孩被父亲灌二两白酒后神志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