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你家娃占了几种?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文|C爸
时常在朋友圈看到大家晒娃的各种姿势 , 许是职业病 , 每每看到这些照片 , 我都忍不住想要提醒一下:这样坐 , 对孩子可没有好处 , 有些姿势甚至对孩子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
1-3个月警惕这样的坐姿:
很多长辈都表示 , 这届孩子越来越精 , 从前新生的宝宝一躺就是百天 , 现在的孩子 , 一出了满月 , 就迫不及待的要看世界了 。
不肯乖乖躺着 , 也不满足于打横抱 , 偏偏想要半偎坐在大人身上 。
但3个月之前一定要避免这种抱坐: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新生宝宝的脖子和腰腹肌肉没有足够的力量 。
这些姿势容易让宝宝上身前倾 , 低头含胸 , 头的重量会牵拉脆弱的颈部 , 整个上身的力量全都落在脊柱上而没有任何支撑 。 加上3个月前的宝宝脊椎非常脆弱 , 长时间施压很容易出现脊椎损伤 。
如果想要抱坐 , 推荐这种姿势——朝前抱坐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要点:要确定宝宝的背部以及头部的重量都是靠在你身上才可以 。
- 让宝宝的背部"躺"在你的胸上 , 这样他的头、颈可以获得支撑;
- 一手托住他的臀部 , 另一只手挽住他的胸部;
- 时时注意孩子头部的支撑情况;
- 如果你准备坐下来 , 那么宝宝可以放在你的大腿上 , 托住臀部的手也可以放松一会儿哦 。
一旦宝宝头部稳定之后 , 妈妈们就可以适当“抱坐”了 。
“抱坐”等于将宝宝的上半身抬高 , 使得整个后背以及颈部、头部都能得到支撑 , 这样宝宝既不会太累 , 又能满足“想坐”的欲望 。
6个月之前警惕各类工具导致的不良坐姿:
C爸之前写过 , 6个月之前的宝宝 , 髋关节发育不完善 , 如果坐姿不对 , 很容易造成髋关节发育不良 。
髋关节是球窝关节 , 在生命最初的几个月 , 最合适的姿势是允许球在球窝内自由转动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但是 , 如果髋部过早的被迫进入伸展位置(上图所示) , 那就容易造成两种问题:
- 一种由于压迫致使球形窝的边缘永久变形 , 也就是常说的髋关节发育不良;
- 另一种直接从球形窝滑出 , 也就是髋关节脱位 。
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脱位的风险在头6个月是最大的 , 6个月之后 , 宝宝的髋关节更发达 , 韧带更强 , 就不易发展成髋关节发育异常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而最健康的位置应该是如上图所示 , 使臀部自然地分开或分散到两侧 , 让大腿有支撑 , 让臀部和膝盖自然弯曲 , 也就是青蛙位、骑士位 。
所以平时不管是抱坐、用背巾、坐安全座椅 , 还是选择婴儿背带 , 都应该选择可以骑士位姿势的 , 以便髋关节的正常发育 。
(下面几幅 , 左侧姿势是不提倡的 , 右侧的是更科学的)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4-8个月警惕过早坐:
大部分的宝宝在6个月左右会坐 , 但是很多家长迫不及待要帮宝宝一把 。 于是下面这种画面就很常见: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细心观察就能发现 , 过早坐的宝宝整个脊椎是呈C型弯曲的 , 他们的肌肉缺乏相应支撑起来的力量 。
有的宝宝甚至会往前栽 , 这不仅很危险 , 还容易给宝宝造成惊吓 , 对“坐”产生阴影 。
还有些大人一到6个月急于给宝宝添加辅食 , 也会把娃“摆成”坐姿喂食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但其实 , 添加辅食比月份更重要的是宝宝的能力(详情看这篇《什么时候才是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原来不只是看月龄!》) 。
能力不达标 , 过早喂食 , 坐姿不当反而会影响口腔发育 。
宝宝的姿势控制和大肌肉运动技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吃饭时独立活动的能力 。
无论坐在哪里 , 孩子们都需要在进食时保持直立和稳定的姿势控制 , 这不仅是为了控制口腔运动技能 , 也是为了防止窒息 。
这就需要宝宝保持骨盆、躯干与头部的稳定和直立 , 如果缺乏这种体位控制能力 , 那么宝宝口腔能力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困难 。
对于还无法很好独坐的宝宝 , 需要拿个垫子给予宝宝背部的足够支撑来帮助他背部挺直 。
已经可以坐好的宝宝 , 下图是最标准的坐姿: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从骨盆开始 , 臀部应该是稳定的 , 整个背部是挺直的 , 对于较大的孩子 , 脚应该放在地板或脚凳上 , 坐姿应该臀部90度左右 , 膝盖和脚踝90度左右 。
1岁之后警惕W坐姿:
学步期的宝宝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错误坐姿就是W坐 。
常常看到已经坐的很熟练的宝宝双膝很自然的向后弯曲 , 坐在地上看书或玩玩具 。 从宝宝头顶看 , 他的腿就像是字母W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这是个最省力的的坐姿 , 是不需要花力气去维持身体平衡的 。 但是 , 不建议会走路之后的宝宝继续长期保持这种坐姿 。
- 持续的“W”坐姿 , 容易导致不同程度的盆骨外扩 , 或是髋关节脱位;
- 长期保持“W”坐姿时 , 会导致大腿骨内转 , 并连带引起膝盖关节内转 , 最终导致双脚内撇 , 走路很容易“八字型”;
- W坐姿会让宝宝坐得很稳 , 但正是因为太稳了 , 就会减少和降低宝宝转动身体的机会和自由度 。 宝宝会习惯用左手拿左侧的东西 , 右手拿右侧的东西 , 但却无法锻炼手跨过身体中线拿对侧物品的能力 , 这项能力 , 是以后写字具备的一项前提技能;
- “W”坐姿使腿部的部分肌肉和肌腱都压缩在一个非常短的范围 , 时间长了 , 宝宝的关节发育就会受到影响 。
比较推荐的几种坐姿:
盘腿坐姿: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V型坐姿: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并腿坐姿:双腿并齐 , 向前伸直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交替侧坐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宝宝的坐功熟练之后 , 建议多种姿势轮流变化 , 因为不同的坐姿锻炼的肌肉群侧重是不一样的 。
2岁之后 , 警惕坐姿懒散:
CC幼儿园每天都有个有趣的活动 , 练坐姿 。
咱们有句老话:小时候坐没坐相、站没站相的孩子长大成不了气候!
其实姿势背后代表的 , 是孩子的专注程度 。
2岁之后的孩子需要一些专注较强的活动 , 不管是玩玩具 , 还是听绘本 , 如果坐姿懒散 , 那么效果也会差很多 , 这一点上了幼儿园立马会得到证实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CC幼儿园老师跟家长们讲过 , 同样讲一本绘本 , 坐姿端正的小朋友永远比坐姿懒散的小朋友掌握的情况要好 。
---- 这些有损身体或大脑的坐姿 , 你家娃占了几种? //---- http:// //
我平时带CC玩也深有感触 , 她越来越大 , 我们时常会玩一些“费脑子”的游戏 。
比如我们用小熊恐龙玩加减法 , 如果是横七竖八的歪在床上玩 , 我就发现CC计算的能力超差 。 但如果我俩端坐在桌子对面 , “正儿八经”的玩一会儿 , 她的正确率就极高!
这背后的医学原理是 , 端正的坐姿比懒散的坐姿使肺部受挤压程度更小 , 不会因为过度挤压肺部导致进入身体的氧气变少 , 进而影响大脑的氧气供给不足 , 造成注意力难以集中 , 其实跟咱们之前提到的 , 运动改变大脑的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
C爸说
坐姿 , 其实不只是坐姿、姿势 , 从小到大 , 从身体到智力都在无时无刻的影响着孩子 。
养育孩子的路上我们不能闭门造车 , 有些东西只需要父母一点点注意 , 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 一定要记得注意起来哦 。
觉得有用就分享给身边的小伙伴吧 , 大家一起科学带娃!一同检查检查宝宝们都“坐”对了吗?
- 芝麻关门:影响儿童体态的7个不良姿势 由此带来的这些影响不可忽视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宝宝呵护#宝宝晚上老是翻身睡不好,其实是身体里缺这个!
- 「爱儿康」4岁男童被桌子夹头致死!家里这些“要命”的安全隐患,一个都别忽视
- 「jason妈咪有办法」原创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发烧时,不妨试试这些绿色疗法,管用
- 【新华网】暖心!这些孩子为战”疫”捐出了自己的压岁钱
- 【淘妈育婴】原创家有“小夜猫”,熬坏了老母亲?何不试试这些方法
- 「挚爱宝宝一生」缺锌严重的宝宝,身体会出现4个频繁的毛病,家长别不重视了
- #春龙和宝宝#3岁女儿满口蛀牙,原因却不是糖果!家长的这些习惯才是“元凶”
- #重庆妈妈网社区#带娃宅家的第20天,这些宝宝护理细节妈妈们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