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3条育儿谣言,99%的父母都中过招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这33条育儿谣言 , 99%的父母都中过招

宝宝的成长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 除了亲爹亲妈 , 远房亲戚 , 还有楼下大妈 , 邻居大爷……

正因为如此 , 数以万计的“伪经验”向宝爸宝妈扑面而来!它们可能是亲戚长辈的过时经验 , 可能是没有经过验证的民间偏方 , 也可能是商家处心积虑设置的消费陷阱 。

老理不一定正确 , 偏方不一定可信 , 科学养育才是王道!我们搜集了流传最广的XX条育儿谣言 , 2019 年 , 让我们和谣言来个了断!

有了它 , 新的一年你就能从育儿界 C 位出道 , 成为朋友圈最会养娃的人!

01

吃菠菜补铁不靠谱

其实菠菜的补铁效果并不好 。

因为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 , 草酸可以与多种矿物质结合从而影响吸收 , 因此菠菜中铁的吸收率只有 1% , 和动物性食物相比更是差了十几倍 。 换句话说可能吃十几斤菠菜才抵得上 50g 猪肝 。

总之 , 真想补铁还是得靠动物肝脏、全血、鱼类和畜禽肉类 。

02

吃香蕉不治便秘

香蕉等水果中主要含果胶等物质 , 纤维素含量满足不了所需 , 很难促进肠道蠕动 。

而且香蕉中含有鞣酸 , 会对大便里的水分有收敛的作用 , 可能会加重孩子的便秘 。 所以便秘的孩子 , 要避免吃含有鞣酸的食物 。

03

喝牛初乳不能增强孩子免疫力

牛初乳是母牛生完牛宝宝后最初几天的乳汁 , 其中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是免疫牛容易生的病 。

给孩子喝牛初乳不仅对增强免疫力毫无作用 , 反而可能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和过敏风险 。

04

铁锅炒菜不补铁

经过铁锅进入菜里的铁 , 含量微乎其微 , 而且人体不好吸收 。

要补铁 , 关键还得多吃红肉、动物血、动物内脏 。

05

只要孩子愿意 ,

冬天也能喝凉水、冰酸奶

中医认为吃生冷食物或喝冷水 , 会导致胃寒 , 从而发生急性胃肠炎症状 。

事实上 , 急性胃肠炎主要是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大肠杆菌等病原体引起 。

古时候 , 没有病原体的认知 , 把水烧开 , 高温能把细菌和病毒杀死 , 因此 , 医者一致认为是因为水的温度对身体有影响 。

06

土鸡蛋的营养不比普通鸡蛋高

土鸡蛋的蛋黄颜色更红 , 是因为土鸡在吃饲料时摄入了大量 β 胡萝卜素 。

而鸡蛋的个头大小和价格高低也不代表它是否“更有营养” , 只是取决于母鸡自身的个头大小和鸡蛋的产量多少 。

营养价值差不多 , 普通养鸡场的鸡蛋反而因为规模化、产量大、周转快 , 更加新鲜和卫生 。

07

孩子发烧可以吃鸡蛋

只要孩子之前吃过鸡蛋 , 确定对鸡蛋不过敏 , 那么无论发不发烧都可以吃的 。 鸡蛋富含蛋白质 , 营养丰富 , 对身体恢复很有好处 。

08

阿胶不是“补血圣品”

它只不过就是水煮驴皮 , 没有研究证明它有特殊功效 。

卖那么贵 , 驴的良心都痛了 。

09

羊奶粉比不牛奶粉更有营养

羊奶跟牛奶在某些成分上有一定差异 , 但这些差异都构不成更有营养 。

而制作成婴儿奶粉之后 , 成分都经过了调整 , 对于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更没有实质性的差异 。

说羊奶粉比牛奶粉有营养的 , 是为了多卖你点羊奶粉 , 因为羊奶粉比较贵 。

10

配方奶不需要喝到 3 岁

周岁之后 , 宝宝营养的主要来源是各种食物 , 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

它们的营养是否全面均衡 , 取决于整个食谱 。

日常宝宝的奶量需求 , 并不一定要用奶粉来满足 , 可以是鲜奶 , 酸奶 , 奶酪等等 。

11

复原乳的营养并没有流失

在复原乳生产过程中 , 由液态奶制成乳粉的过程需要经过两到三次提温脱水 , 而由乳粉制成复原乳的时候还得再重新加水、加温和消毒 。

数次提温必定会造成维生素以及其他营养成分的流失 , 比如维生素 B1、维生素 B6 , 但损失比例一般也不超过 30% 。

而牛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钙元素和脂肪在复原乳中并没有流失!孩子喝也没有问题!

12

催熟水果不会让孩子性早熟

果农一般使用乙烯利来加快一些水果(比如香蕉)的成熟 。 乙烯利能催熟香蕉 , 不代表它也能“催熟”小朋友 。

儿童性成熟是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 乙烯利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 , 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 。

13

维生素 C 不能预防感冒

大量的科学研究都证实 , 大剂量的维生素 C 并不能降低普通感冒的发病率 。

维生素 C 有一个作用——增强抵抗力 , 这在任何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都很重要 , 显然我们不能依此推出维生素 C 能预防感冒的发生 。

14

不能靠吃梨治疗咳嗽

吃梨或喝了炖梨汤后觉得舒服 , 是因为充足的水分缓解了嗓子的干燥不适 。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 , 梨有止咳的功效 。

如果咳嗽严重 , 爸爸妈妈还是应该带孩子去医院 。

15

着凉并不会感冒

感冒是因为身体被病毒感染 , 而不是因为身体受凉 。

那为什么一到秋冬天气 , 孩子就容易感冒呢?现在大多数医生比较赞成的解释是:

低温环境下 , 人们会更多地集中在室内 , 通风条件也很差 , 让病毒更容易传播 , 尤其孩子的免疫力又比较低 , 很容易成为受感染的人群 。

16

打完疫苗针眼不出血了就能洗澡 ,

不用等 24 小时

其实在很多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中 , 我们没有看到过打疫苗多长时间不能洗澡的说法 , 如果这都要担心 , 被蚊子叮一下也不能洗澡了 。

所以打完疫苗后 , 只要针眼没有出血了 , 只要孩子愿意 , 想洗澡随时可以洗 , 医院打针后同理 。

17

枕秃不是缺钙

枕秃是孩子换发导致的生理现象而不是什么疾病 , 枕部摩擦只是加速了这个换发的过程 , 跟缺钙无关 。

18

孩子发烧首选退热药 ,

而不是物理降温

对于没有其它健康问题的孩子 , 39°C 以下或没有明显不舒服表现时 , 不需要退烧 , 39°C 以上或孩子明显不舒服时 , 首选的是退烧药而不是擦澡这样的物理降温方式 。

19

孩子发烧抽筋(热性惊厥) ,

不要往嘴里塞东西

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时 , 正确做法:

解开衣物 , 把孩子放平侧躺 , 移除周围障碍物 , 不要限制孩子手脚 , 不要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 , 惊厥发作中的孩子不会咬伤自己的舌头 , 反倒是人为塞进嘴里的筷子等物容易造成窒息或者口腔损伤 。

20

孩子“肋外翻”不需要补钙

“肋外翻”其实是婴幼儿 , 尤其是偏瘦的婴幼儿的一个正常现象 , 不需要去做任何治疗 。

即使给孩子补再多的钙 , “肋外翻”也不会消失 。 等孩子腹部肌肉发达一点 , 或者孩子长胖一点 , 肚皮厚一点 , “肋外翻”自然会消失 。

21

孩子鼻梁上出现青筋 ,

不是积食

青筋是人体正常血管 , 跟积食并无关系 。

这是身体正常的血管 , 它永远不会消掉 , 只不过随着孩子生长 , 皮肤变厚 , 变黑了 , 可能就慢慢看不到了 。

22

发烧不要捂汗

刻意捂汗会影响孩子自身的体温调节 。 正确做法是:按孩子的舒适程度来保暖或降温 , 要多喝水 , 并合理使用退烧药 。 实在没把握的就去医院 。

23

磨牙跟肚里的蛔虫没关系

磨牙和肚里有没有虫并没有关系 ,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 , 下面的原因可能会诱发或者加重磨牙:

  • 任何原因导致的压力和焦虑;
  • 牙齿过长、单侧咀嚼等导致牙颌畸形;
  • 睡眠障碍、营养不良、感染、耳部过敏等疾病 。

24

包茎大部分都是生理状态

几乎每个男孩生下来都是包茎 , 所以包茎大部分是生理状态而不是疾病 , 会随着孩子长大逐渐消失 , 既不需要特意用力去翻 , 也不需要到医院去做包皮扩张 , 更不需要因为包茎而常规切包皮 。

25

孩子出牙晚 , 不是缺钙

一般来说 , 宝宝会在出生后 6 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 , 大部分孩子到 3 岁能把 20 颗乳牙出齐 。

影响牙齿萌出时间的原因其实有很多 , 既有遗传因素 , 也有环境因素和全身因素 。

26

孩子“积食”不会引起发烧

发热是由感染、炎症、肿瘤 , 以及代谢免疫产生的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 从而引起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的现象 。

进食后 , 人体会有额外的产热效应 , 医学上成为“食物特殊动力效应” , 可能引起体温正常波动 , 但不会发烧 。

27

没必要给孩子买防蓝光眼镜

蓝光的危害主要是夜间过多的蓝光会打扰人的正常睡眠周期 , 让人难以入眠 。 而平常我们给孩子使用的电子设备虽然会发出蓝光 , 但非常微弱 。

当前的研究 , 没有证据显示来自电子设备的蓝光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损害 。

28

不要一咳嗽就给孩子吃止咳药

咳嗽本身不是病 , 它是许多疾病都可能出现的一种症状 。 当孩子出现咳嗽的症状时 , 其实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 , 不必急于止咳 。

常见止咳药多是复方成分 , 含可待因、非那根、右美沙芬等 , 不推荐用于 4 岁以下儿童 。

6 月以下多喝奶 , 6 个月以上多喝水 , 1岁以上口服蜂蜜 2~5mL , 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

29

孩子咳嗽不会咳出肺炎

肺炎是由病原体引起 , 咳嗽只是个症状 , 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联系 。

30

微量元素检查没必要

早在 2013 年 , 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除了针对儿童疾病必须的检查 , 不得将微量元素作为体检项目进行检查 , 特别是对 6 个月以下的宝贝 。

目前的微量元素检查 , 只能用于研究目的 , 以及对人群营养状况的监测 , 不适用于对个体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判断 。

31

藿香正气水不解暑

藿香正气水中含有酒精 , 喝了反而可能加重脱水 。

中暑后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到阴凉处休息 , 用冷水、风扇、空调来降温 , 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 , 如淡盐水等 。

32

睡前喝牛奶 ,

不能帮助睡眠

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睡前喝热牛奶能有助于睡眠 。 除此之外 , 如果在入睡前喝太多的牛奶 , 还有可能因为消化问题 , 引起孩子的不适 。

最好的办法是 , 如果孩子睡前已经养成喝奶的习惯 , 一定要在上床前半小时把奶喝完 。

33

纸尿裤不会影响生育功能

有爸妈来问父母在线:听说纸尿裤里面的温度高 , 会把宝宝的精子给捂坏了 , 影响宝宝的生育功能 , 是真的吗?

啊?你确定这真是纸尿裤 , 不是集高科技于一体的加温器吗?或者 , 是超人内裤 , 构造比较特殊?

现在正规厂商生产的纸尿裤啊 , 透气性能好得很 , 内部温度没有爸妈担心的那么高 , 大家大可放心啦 。

亲爱的家长们 , 这些“育儿经” , 你听过几条呢?

福利

0~6岁宝宝成长说明书来啦

各月龄发展特点 , 背后原因、促进方法全攻略


这33条育儿谣言,99%的父母都中过招

----这33条育儿谣言 , 99%的父母都中过招 //---- http:// //

本文来源:父母在线

这就是妈妈独自带娃的样子 , 看完泪奔……

晒支付宝年账单的朋友我记住你了 , 余生请多指教

孩子咳嗽、拉肚子 , 竟然是因为家里这个常见的小虫子

助您读懂孩子 , 精准教养

阅读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