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一个很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的子女?

父慈子孝 , 家庭温馨是每个人心目中理想的家庭场景 。 但事实是 , 很多孩子并没有像我们想象那样 , 受到过家长过多的关注 。 他们的家长依旧认为 , 能够保证孩子衣食无忧就不错了 , 根本顾不上或者说意识不到需要给与孩子情感方面的关怀 。

子女成年离家后 , 有些孩子经常跟父母打电话 , 有些则很少 。 这跟每个人的成长过程有关系 , 而且很多人认为只有自己的经历和经验才是正常且正确的 , 而其他人的做法(只要跟自己不一样)就很奇怪 。 那么 , 我们来说说 , 很少给爸爸妈妈打电话的孩子是怎样的 。

这样的孩子很可能具有这些特征;

1.亲子关系不是很密切 。

并不是说爸爸妈妈从小不关系ta , 可能父母很关心ta,但这种关心只限于穿得暖不暖 , 吃得好不好 , 很少涉及孩子内心的一些诉求 。 这样的话 , 孩子和父母的情感距离就会比较疏远 , 日常交流也只能限于衣食住行 , 所以不太需要经常打电话沟通 。

2.想要逃离父母的管束 。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 , 孩子从小比较听话 , 常年处于父母权威的压制之下 , 无法反抗 。 一旦反抗 , 就会遭到父母更强烈的打压 。 这样 , 孩子就形成了习得无助感(多次反抗无效 , 于是就不再反抗了) , 借着长大离家的机会 , 主动拉开跟父母之间的距离 。

而且 , 父母会使用自身的权威身份 , 来对孩子提出很多要求 , 例如:给某某个不太熟悉的亲戚打电话 , 或者去家里看一下 , 孩子因为不熟 , 担心没话说 , 所以会产生抵触心理 , 就会采取被动疏远的方式来让自己的内心平和 。

3.父母经常提出不合理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