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绞痛(大全)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关于肠绞痛(大全)

什么是肠胶痛?

腹绞痛综合征是指肠道相对缺血引起的餐后上腹或中腹部疼痛的综合征 。 又称内脏绞痛、肠绞痛、间歇性缺血性蠕动障碍、腹间歇性跛行、缺血性腹综合征、慢性内脏缺血综合征、肠系膜动脉间歇性缺血、腹血管功能不全综合征 。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 , 有动脉硬化的其他表现 。 腹部绞痛常在餐后15~30分钟出现 , 持续1~3小时 , 疼痛时间和强度与进食量有关 。

“肠绞痛”是大肠痉挛所造成的疼痛 , 经常让小宝宝哭闹个不停 , 甚至能够持续哭闹个1-2小时 。 由于婴儿不会讲话 , 对于身体的不适 , 只会以啼哭做为主要的肢体语言 。 婴儿肠绞痛的特点为间歇性的哭闹 。


关于肠绞痛(大全)

----关于肠绞痛(大全) //---- http:// //

肠胶痛的症状

有些小婴儿会出现突然性大声哭叫 , 可持续几小时 , 也可阵发性发作 。 哭时婴儿面部渐红 , 口周苍白 , 腹部胀而紧张 , 双腿向上蜷起 , 双足发凉 , 双手紧握 , 抱哄喂奶都不能缓解 , 而最终以哭得力竭、排气或排便而停止 ,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婴儿肠绞痛 。 这是由于婴儿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的疼痛 , 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一种 , 常常发生在夜间 , 多半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婴儿 , 并多见于易激动、兴奋烦躁不安的婴儿 。

肠胶痛病因

虽然还没有学者对引起婴儿肠绞痛的原因作出肯定的回答 ,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与婴儿消化道发育不完整有关 , 这种不成熟表现在大脑对神经节控制异常 。 从严格意义上讲 , 消化道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整个与消化吸收有关的连续性管腔系统 。 这个连续管腔系统又可分成几个节段 , 而且每个节段的神经控制来源于不同的神经节 , 这些不同的神经节则受到“司令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控制 。

4个月以内的婴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 , 因此 , “司令部”的权威性还不能够充分体现 , 以至于每个阶段消化道的生理功能有可能出现不协调的现象 。 这种情况特别在肠道的蠕动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 当婴儿肠道蠕动部分快 , 部分肠道蠕动慢 , 导致肠道衔接处出现“扭绞”现象 , 所以称为肠绞痛 , 这种快慢不一致引起肠管扭绞现象是引起宝宝哭闹的原因 。

宝宝肠绞痛四大症状:

1.哭闹不安 。

2.脸部胀红 。

3.膝盖缩起 。

4.握拳踼脚 。

肠道神经未成熟导致肠绞痛 肠绞痛发生的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 , 可能因素包括下列几大类:肠胃不适(肠胀气、肠痉挛、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及吞咽过多空气等)、情绪问题及神经发育未成熟等 。 一般认为婴儿四个月大以前 , 肠道神经发育尚未成熟 , 所以肠蠕动容易异常的过快或过慢 , 因而导致肠绞痛 。

因喂奶导致宝宝肠绞痛的原因:

1、频换两边乳房喂奶 。

母亲在喂奶时 , 母乳的成份会不断地起变化 。 婴儿的吸吮 , 使乳房内奶水分泌逐渐增加脂肪 。 如果在婴儿还未吸尽一边奶 , 母亲就转换另一边奶 , 婴儿所能吸到的脂肪比较低 , 吸取的热量不足 , 宝宝很快就会觉得饿 , 母亲则需要多喂几餐 。 而太多的奶水 , 会使婴儿呕吐 。 含脂肪量过低的奶水里 , 会有过量的糖份 , 而宝宝的肚子不能一下子消化这些突如其来的糖份 , 他感到不舒服、哭闹、打嗝、吐泡、脾气暴躁、排泄绿色的水份等肠绞痛症状 。

2、喂奶场地不适合 。

公开场合喂奶不方便 , 周围都有些讨厌的眼睛 。 环境所逼 , 妈妈只能喂几分钟奶 , 应付肚子饿的宝宝 。 请注意:婴儿通常能在乳房上消磨两小时 。 如果环境允许 , 妈妈应尽量喂到宝宝停止吸吮为止 。 但如果不方便时 , 妈妈在喂了应急奶之后 , 应按摩着乳房 , 保持奶水拥有充足的脂肪 , 以便在喂下一餐时(用同一边奶) , 使宝宝可以吸到高脂肪的奶水 。

3、不当喂奶的反应 。

当婴儿在短时间内吸入太多奶水时 , 会觉得不舒服 , 不耐烦 。 而这些反应常常被误认为正常的婴儿肠绞痛 。 通常婴儿会撒娇 , 过了几分钟 , 婴孩会开始咳嗽、呛喉、挣扎、拒绝吃奶 。 母亲的奶水会流出来 , 婴孩又会回到乳头上吃奶 , 这样宝宝又会吸到更多令他不舒服的奶水 。 奶水流量不稳 , 太快或太慢 , 都更加令婴孩感到烦躁 。 有些婴孩甚至因此而拒绝母乳 。

缓解肠胶痛的方法

当婴儿肠绞痛发作时 , 应将婴儿竖抱头伏于肩上 , 轻拍背部排出胃内过多的空气 , 并用手轻轻按摩婴儿腹部 , 亦可用布包着热水袋放置婴儿腹部使肠痉挛缓解 , 如婴儿腹胀厉害 , 则用小儿开塞露或益生菌等相通便排气 , 并密切观察婴儿 , 如有发热、脸色苍白、反复呕吐、便血等则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 不可耽搁诊治时间 。

注意事项:喂奶时注意不要让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可频繁地增加拍背排气的次数;试着少量多餐喂奶 , 牛奶的温度应适中;轻柔按摩宝宝的腹部;将宝宝放在摇篮或帮宝宝洗个温水澡;抱宝宝到卧室外甚至户外走走 , 再不行就换个人照顾吧 。 至少轮替休息 , 别累坏大人 , 尤其是产妇 。

当婴儿因肠绞痛发作而哭闹不安时 , 可将婴儿抱直 , 或让其俯卧在热水袋 , 以缓解疼痛的症状 。 在肚子上涂一些挥发物可促进肠子排气 , 或给予通便灌肠 , 有时也会有效 。 若是仍无法改善 , 或连续几个晚上都会发作 , 就必须找医生做详细检查 。 预防方面 , 可以改善喂食技巧 , 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轻拍排气 , 并给予婴儿稳定的情绪环境 , 这些都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 。 若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话 , 可以改喂低过敏的婴儿奶粉 , 有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


关于肠绞痛(大全)

----关于肠绞痛(大全) //---- http:// //

宝宝的肠胃尚未成熟所致 , 所以大部分会自行改善并无需担心 。 不过如何熬过这非常时期以及对付这难缠的夜 啼郎呢?由于肠胀气是最常见的症状 , 所以为消除胀气可作腹部按摩及在肚脐周围擦些婴儿用薄荷油或用温毛巾敷盖 , 以及改变婴儿的姿势来促进腹部空气之排出 , 通常放个屁后会舒服许多 。 夜间哭闹厉害时 , 可将宝宝抱在腿上按摩宝宝的肚子;或贴身抱着紧贴住腹部 , 让其有些压力会降低肠蠕动 , 以及轻轻拍抚 , 都可增加安全感 。 对于因便秘而肠胀气的宝宝 , 因为是新生儿所以只能喂食葡萄糖水(四个月以上可加婴儿果汁) 。

母乳喂养的宝宝肠绞痛由喂养方式和乳汁过敏引起的 , 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 妈妈们要从这两方面做好 。

1、喂养时间:

喂养应该在婴儿感到饥饿之前 。 不要为了延迟喂奶时间 , 而先喂水给婴儿 。 一个吃母乳的婴儿 , 即使在很热的天气里 , 也不需要喝水 。 如果婴儿太饿 , 他会对乳房很不客气的 , 因而造成其它的不良反应 。 当婴儿表示出任何饥饿的信号 , 母亲应立即喂奶 。 尽量制造安稳的环境给婴孩吃奶 , 尽量在喂奶时 , 避开吵杂的声音和过猛的光线 。

2、喂养姿势:

躺在床上哺乳是一个较好的办法 。 当母亲仰躺时 , 奶水的流量就会比较缓慢 , 这样婴儿可以慢慢吃奶 , 直到他吃到足够的营养 。

3、喂养量

喂奶前 , 最好先挤出至少30ml的母乳以确保宝宝能迟到最优质的母乳 。 其次要控制奶量 , 奶水流量太快或太慢 , 都会导致婴儿不舒服 , 不耐烦 。 如果妳发现婴儿因奶水流量太慢 , 你可用手帮他挤一下 。

4、保证吸收足够的脂肪

尽可能尝试用一边乳房喂奶 , 直到喂饱宝宝 。 一般来讲 , 每边乳房可连续喂两三次奶 , 婴儿才能吸到足够的脂肪 。 如果母亲觉得另一边未喂奶的乳房太涨 , 可以用手挤出来 。

让宝宝练习吮吸:若婴儿含不稳奶头 , 或者不会含奶头 , 他便吸不到适量的奶 , 以上诸多问题都会发生 。 遇到这个问题时 , 有两种错施 。 一是母亲将奶水挤出 , 灌入奶瓶内 , 喂给婴儿吃;二是在婴儿不吃奶的时候 , 给婴儿咬一个人造奶嘴 , 让婴儿平时多点练习吃奶 。

5、注意母亲饮食

一般来讲 , 母亲所吸收的牛奶蛋白质 , 是对婴儿有利的 。 但如果母亲本身对这种牛奶蛋白质会引起过敏跟免疫反应的话 , 宝宝也有可能会出现相似反应 , 如湿疹 , 腹泻等 , 所以 , 母亲在饮食方面该多留一点“心眼” 。

6、安抚肠绞痛的宝宝

当肠绞痛发作的时候 , 宝宝长时间的哭闹不仅让妈妈们感到烦躁 , 更可能引起宝宝呼吸道、肠胃等功能疾病 。 所以 , 除了要在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外 , 安抚受肠绞痛“折磨”的宝宝也是很有必要的 。

7、腹部按摩法 。

把你的孩子的前臂放在腹侧 , 同时将宝宝的头用你的手掌托起 , 轻轻按压宝宝的前臂到腹部 。 用温暖的按摩油倒在你的手中 , 并与您扁平的手指揉宝宝的腹部做圆周运动 , 按摩从左向右画“U”形 , 帮宝宝做舒服的按摩 。

8、喂奶更慢更频繁 。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配方奶粉 , 给宝宝喂食太多 , 太快 , 会增加过多的乳糖击穿肠道气体 , 宝宝小肚子容易受不了 。 所以 , 这个时候妈妈要喂宝宝平时一半的食物 , 需要多于平时两倍的时间才好 。

9、弯曲宝宝身躯

在宝宝绞痛来袭时 , 要将宝宝面朝上躺在你的腿上 , 他们双腿指向你 , 把他们的头靠在你的膝盖上 。 轻轻按摩他们的腿 , 类似于骑自行车运动 , 同时做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面部表情 , 来转移他们疼痛的记忆 。

10、温水敷小肚子

将一瓶温水(不烫手)用布尿布卷起来在宝宝的肚子来回转动下 。 为了进一步放松宝宝紧张的肚子 , 可以放在宝宝胃的边缘晃来晃去 , 而他的腿以揉她背放在一个垫子上 。

预防肠绞痛: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新生儿和婴儿不要喂得太多、太快、太饱 。 要按时喂奶 , 因为婴儿哭闹太久时容易吞入大量空气 , 可诱发肠痉挛 。 奶不要太热或太凉 , 添加辅食要逐渐增加 。

2.学龄前后的儿童 , 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 , 不要暴饮暴食;对容易发作肠痉挛的儿童 , 冬天可戴口罩 , 防止在外吞入过多的冷空气;夏天不要无节制地吃冰糕和冷饮料;

3.有过敏体质的儿童 , 要避免接触一些容易引起过敏的物质 , 如花粉、鱼虾等;

4.在夜间或远离医院 , 儿童发生肠痉挛时 , 如果以前曾发生过 , 可进行腹部热敷 , 或喝少许热的开水或汤 。 按医嘱或说明书服用颠茄合剂等解痉止痛药物 。 如果病情逐渐发展并加重 , 千万不可继续等待 , 应速去医院 , 以防延误病情 。

5.需要与家长说明 , 小儿肠绞痛一般随其年龄增大 , 在青春期后大多可消失 , 不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

在婴儿饮食上 , 建议给宝宝喝母奶 。 据研究统计 , 喝母奶的宝宝较不易有肠绞痛 , 因为牛奶蛋白可能会促使宝宝肠道不适应而加重症状 。

在喂奶时要让孩子吸先一边的乳房 , 直到饱足 , 自己鬆口为止 , 再换边餵 。 如此不会只吃到前奶 。 因前奶的乳糖含量较多 , 当消化乳糖的酵素无法一次处理这幺多的乳糖时 , 比较容易胀气 。

也有些哺餵母乳的婴儿也会有肠绞痛的问题 , 此时可以注意母亲的饮食中 , 是否有可能引起过敏的成分 , 例如牛奶、巧克力、咖啡及药物等 。 若此为前因 , 在母亲停止摄取这些食物后的两週内 , 婴儿的哭闹应会停止 。

总之 , 预防方面 , 可以改善喂食技巧 , 每次喂奶后要注意轻拍排气 , 并给予新生儿稳定的情绪环境 , 这些都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 。 若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无效的话 , 可以改喂低过敏的新生儿奶粉 , 有时也可以得到良好的效果 。

此外在诊断新生儿肠绞痛前 , 必须先排除肠胃道其他病态性的疾病 , 如胃食道逆流、幽门阻塞、先天性巨结肠症等 。 如果确定没有任何病理性因素存在 , 那么家长们就需耐心对待自己的小宝宝 , 度过三个月的“阵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