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伤孩子的2种做法,第2种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却不自知

?文 | 齐丽娟

每个家长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是最好的 , 比如一个康奈尔大学毕业的硕士生 , 创业年收益一个亿 , 本来已经算是很成功的创业人士了 。 但是其母亲并不觉得这有多厉害 , 每逢别人问起自己儿子的时候 , 她就会说“才一个亿 , 人家阿里和腾讯才厉害” , 并不会因为儿子的成就感到自豪 。

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 如果家长存在这几种行为 , 那么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 家长或许并没有感觉 , 但是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永久性的 。

现代应试教育其实是抹杀孩子想象力的过程 。 孩子从幼儿园出来之后 , 就代表着孩子需要接受条条框框的约束 , 答案的唯一性也让孩子思维受到限制 。 我们在判断孩子是否聪明的时候 , 通常以孩子成绩来进行评判 , 殊不知成绩的唯一性导致这并不是评判聪明与否的标准 。

在现代应试教育的生态中 , 即使一个高智商的孩子也无法发挥其出色的潜能 。 在美剧《少年谢尔顿》中 , 谢尔顿是一个智商奇高的天才 , 但正是因为他智商奇高 , 导致做的一些事情与身边人格格不入 , 被称为“怪物” 。 谢尔顿的母亲不仅没有被身边一些人的负面言论而干预 , 反而全身心的支持谢尔顿自由发挥 。 也正是因为母亲的支持 , 谢尔顿9岁就证明了牛顿第一定律 , 15岁当了博士 , 并有诸多学位 。 在谢尔顿结婚的那一天 , 他由衷感谢母亲对自己的支持 , 如果母亲因为别人而干预自己选择的话 , 自己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


父母最伤孩子的2种做法,第2种甚至“危及生命”,家长却不自知

----父母最伤孩子的2种做法 , 第2种甚至“危及生命” , 家长却不自知//----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