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行为能力

培养孤独症儿童良好行为能力 , 要使得关键性技能教法成为完全系统的孤独症干预体系 , 还必须讨论对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方法 。 所有行为 , 从行为者的角度来说 , 都是有一定道理和原因的 。 家长和教师在与孤独症儿童相处的过程中 , 对他们行为背后的道理和原因要有所认识 。 这样 , 干预才有可能是对症下药 。 而功能评估法 , 是理解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一种有效方法 。 在功能评估的基础上 , 导师可以通过控制行为发生的前因或者利用行为结果的杠杆 , 来达到帮助孤独症儿童改善行为的目的 。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

 第1节 功能评估法及其在理解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中的应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 行为心理学的一般前提为:人们的行为具有规律性;人们的行为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 1982年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Carr和Brian Iwata等通过实验发现 , 在临床中仅仅讲行为的规律性和制约性有其局限性;严重的问题行为 , 如自伤性行为还具有目的性或功能性 。 与发展性障碍有关的临床数据表明 , 只有认识行为的功能性并以此指导治疗 , 才会取得理想的干预效果 。 行为的功能不同于行为的表现:行为的表现是冰山之巅 , 而行为的功能是深沉的动因 。 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动因 , 而相同的行为表现的背后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功能 。 功能评估方法也就是发现并确认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功能或动因的过程 。

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