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排便习惯与智力有关?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

宝宝的大小便习惯养成与智力无关

中国的传统观念 , 特别是老一代认为 , 宝宝大小便训练越小开始越好 , 聪明的宝宝不尿裤子 。 经常看到爷爷奶奶给仍在襁褓中的宝宝把尿 , 很兴奋地夸耀说 , 我家宝宝最聪明 , 不到1岁就不尿裤子啦 。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 应该看成宝宝大小便的良好习惯形成的早与晚 , 完全与培养的认识和行动的早与晚相关 。 例如 , 在日常工作中常常见有些宝宝家长从低月龄时就开始训练了 , 宝宝的大小便也形成了很好的习惯规律;而一些来自国外的宝宝家长 , 并无有意培养孩子的这种习惯 , 宝宝甚至都3~4岁还在用纸尿裤 。 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智力的差别 。 当然 , 现在很多老外也在学习中国的一些先进的和传统的育儿方法 , 其中就有神奇的“嘘嘘”和“嗯嗯”的大小便训练 。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 http:// //

宝宝要做到大小便从条件反射到真正的自理阶段 , 一般要到2岁左右 。 这时宝宝才能识别需要排泄的感觉 , 并通过语言、动作或其他方式表达这种感觉 。 其次 , 宝宝要能在短时间内控制肛门和尿道的肌肉运动 。 最后 , 宝宝要能理解并配合在适当的地点排泄 。 这些都只有等宝宝生理发育成熟到一定程度才能做到 。

把尿训练进行时

尿尿信号要留意

辨认宝宝何时将要排便 , 需要不断地观察和总结 , 以找到宝宝小便前发出的特有信号 。 如打尿颤 , 睡梦中突然扭动身体 , 玩时突然发呆等 。

【提示】 爸妈对宝宝发出的大小便信号没有及时响应 , 将会严重影响宝宝以后信号的发送 , 这对宝宝大小便训练非常不利 。

帮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在对排便功能的学习敏感期 , 对宝宝的排便要求及时做出反应 , 可帮助宝宝建立条件反射 。 以后只要将宝宝抱成排便姿势 , 宝宝就会排便了 。

【提示】 即使如此 , 训练成功的几率也不高 , 妈妈们不必着急 , 更不能强迫宝宝 , 此阶段训练的目的不是成功 , 而是帮助宝宝形成条件反射 。

适时训练

宝宝每天排尿次数、间隔因人而异 , 一般在刚睡醒、吃完奶或饮水之后15分钟左右时 , 最有尿意 。 连续两次后 , 间隔会长一些 , 了解规律后就可以有意识地把尿 。 如此连续执行15-30天 , 即可养成习惯 , 注意不要随意更改训练时间 。

【提醒1】 固定便盆位置有利于形成条件反射 。

【提醒2】 把尿时间不宜过长 , 3-5分钟即可 , 宝宝没有便意 , 就过会儿再试 。 长时间处于把尿姿势 , 会使宝宝产生排斥情绪 , 适得其反 。

【提醒3】 把尿训练赶早不如赶巧 , 掌握宝宝排便的规律和时间 , 是宝宝排便训练成功的关键 。

把尿姿势

【姿势1】 抱起宝宝 , 解开尿布 , 让宝宝的头躺在胳肘窝里 , 前臂托住宝宝的身体 , 宝宝顺势一侧依附在妈妈的怀里 , 手掌五指分开托住宝宝的屁股 , 另一手轻轻抓住宝宝的双脚并提起分开 。

【提示】 适用于1-2个月的宝宝 。

【姿势2】 抱起宝宝 , 解开尿布 , 让宝宝躺在怀里 , 双手握住宝宝大腿并分开 , 同时辅以“嘘嘘”等声音来作为排便的信号 。

【提示】 适用于满百天以后的宝宝 。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 http:// //

良好态度最重要

刚开始进行排便训练 , 可能成功率较低 。 训练过程应循序渐进 , 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 , 更不能呵斥或者责怪宝宝 。 爸妈应该保持轻松、宽容、多鼓励的态度 , 切不可操之过急 , 以免宝宝反感 。

【提示】把尿时不尿 , 弓腰蹬腿 。 抱起后一会儿就尿 , 是宝宝对训练反感的信号 , 应提高警惕 。

观察小便:小便是显示身体健康情况的测量计之一 , 妈妈应仔细观察宝宝小便的颜色、味道、量及次数 。

特别提醒

由于小宝宝膀胱肌肉层较薄 , 弹力组织发育还不完善 , 储尿机能差 , 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与调节功能差 , 肾脏对尿的浓缩功能也差 , 所以无法自主大小便 。 妈妈不要过早的给孩子把尿 。 专家说 , 最好在宝宝15个月后再进行把尿 , 太早的刻意训练会影响宝宝性格的发育 。 当然 , 如果宝宝在尿尿方面比较有规律 , 也可以早些试试 。

各阶段指导建议

【1—1岁半以前:随天性 , 想尿就尿】此阶段宝宝身心发育有限 , 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 。 随孩子天性 , 想尿就尿 , 不必着急排尿训练 , 过早训练可能造成宝宝心理负担 , 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 。

【提示】 没有理解排便前 , 看到他们尿湿或弄脏裤子 , 应有意识地告诉他“宝宝尿了” , 以培养其理解能力 。

【1岁半—3岁:进行行为指导】 此阶段肌肉神经已有一定的发育 , 开始能够控制尿液的“存”与“放” , 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 。 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

【提示】3岁前的孩子尿床很正常 , 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弄湿床铺 , 但不能刻意要求他们不尿床 。 如睡觉前不让宝宝喝大量水或吃过多水果;夜里固定把1—2次尿 。

【3岁后:慢慢克服尿床】 每次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 , 先半小时 , 再1个小时、2个小时 。 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宝宝膀胱的储尿能力 , 逐步改变 , 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 。

【提示】如果过了五六岁还是尿床 , 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 。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宝宝大小便习惯的培养! //---- http:// //

培养大小便习惯的几点注意事项

小知识:预防直肠脱垂

因为小儿骶骨的弯曲度还未形成,骶骨与直肠几乎处在一条直线上 , 直肠容易向下移动和套叠

大便时腹内压增加 , 直肠壁受到很大推动容易向肠腔内突出

小儿正在发育时期 , 肛门括约肌和提肛肌的肌紧张力较低,直肠和肛门周围的组织也较松弛 , 再加大便后肛门收缩力不强 , 直肠不能立即还纳 , 形成直肠脱垂 。

预防小儿直肠脱垂重要的做法就是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防止便秘 , 其次是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便盆 。

宝宝如果不肯配合 , 或超过5分钟不肯排便的 , 就不要勉强 。

不能因为怕宝宝尿湿衣裤 , 就过于频繁的把尿 , 这样可能会造成尿频 , 不利于肾脏和膀胱的发育 。

如果孩子已经4岁了 , 白天还经常排泄在裤子上或是6岁了还经常夜间尿床 , 那么有必要带去给医生看看 。

宝宝能在短时间内憋住大小便 。 一般只有宝宝过了两岁半之后 , 能控制肠蠕动时 , 才能做到这一点

宝宝在短时间睡眠时能保持不尿 , 比如说午睡 , 但夜间很难做到 。

有时 , 宝宝明明已经学会控制大小便 , 又突然会尿床或者白天大小便不愿意喊人 。 这种情况多半与宝宝的情绪有关 。 这种反复是非常正常的 , 父母应以宽容的态度看待宝宝突然倒退 , 找出原因 , 帮宝宝轻松度过过渡期 。

养成宝宝良好的坐便习惯 。 大小便的时候 , 不玩玩具 , 不吃东西 。 特别要注意避免宝宝长时间坐在坐便器上 , 以免形成习惯性便秘 。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