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补钙就是“白花钱”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你家宝宝出牙好慢 , 缺钙!
你家宝宝长得矮 , 缺钙!
你家宝宝走路不稳 , 缺钙!
你家宝宝夜里闹 , 缺钙!
你家宝宝说话晚 , 缺钙!
你家宝宝头发少 , 缺钙!
……
钙要逆天啊!?
好像所有事都能与缺钙联系在一起 , 补钙成为不少医生及家长最常放在嘴边的话 , 这样的「全民缺钙」最终也导致诸多孩子被迫进入集体补钙的时代 。
----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 http:// //
1989年 , 国家提出「全民补钙刻不容缓」的口号 。
钙真有那么好吗?最近 , 有医生无意间向39深呼吸透露 , 当下 , 国内普遍存在盲目补钙的现象 。 一般情况下 , 孩子并不需要补钙 , 而如果过量的补钙可能还会限制大脑发育 , 影响正常发育 。
如此 , 真让人唏嘘不已 。
热衷于补钙的国人
最近 , 来自江苏无锡的宝妈潘琪对补钙这件事很是苦恼 。 孩子刚刚满6个月 , 各方面都很健康 , 但头发从生下来就比其他孩子少 , 晚上睡觉还经常出汗 。 刚开始 , 潘琪并不将此当一回事 , 认为孩子睡觉出汗是正常现象 , 少盖点被子就行 。 但身边的所有人都不这么认为 , 并且几乎所有人都给出了同样的解决方案:补钙 。
「家里的婆婆这么说、邻居这么说、社区保健中心的医生这么说 , 就连儿童医院的专家也是同样的表述 。 」潘琪觉得这很不寻常 。 自从孩子一出生 , 医生就吩咐潘琪给孩子补钙 。 因而 , 从孩子出生到现在 , 6个月过去了 , 潘琪从未停止孩子的补钙 。
「我感到非常奇怪 , 孩子一直是吃母乳的 , 我的三餐都很健康规律 , 荤素、蛋白质、钙质等营养搭配都是按照在月子会所的标准来的 , 每天还在吃钙片 , 这样的情况怎么会缺钙呢?」
安徽芜湖的赵莹也有同样的苦恼 。 这两天 , 赵莹发现 , 自己所在的许多微信「宝宝喂养」群里的宝妈都在讨论孩子补钙的问题 , 不少宝妈还说 , 自己的孩子一直在补充各种品牌的钙 。
「有的宝宝在吃澳洲乳钙 , 有的宝宝在吃龙牡壮骨颗粒 , 有的宝宝在吃天狮钙 , 有的宝宝在吃无限极钙片 。 不少妈妈还告诉我 , 在6个月以后一定要给孩子吃钙片了 , 只有宝宝营养有所保障 , 才能赢在起跑线 。 」
更让赵莹郁闷的是 , 每次去医院给孩子注射疫苗或进行体检 , 卫生中心的医生也一定会嘱咐:记得给孩子补钙 。
----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 http:// //
一时间 , 身边几乎所有孩子都进入集体被补钙的时代 , 而补钙也仿佛成为了最万能的答案 , 任何问题 , 只有补钙到位 , 都能解决 。
真的是这样吗?赵莹想知道 , 所有孩子被补钙 , 这其中究竟是利益的驱使 , 还是形势所需 。
亟待正视的补钙乱象
在碰到有关孩子的话题上 , 所有人都过于神经紧张 , 而在这紧张的神经驱动下 , 许多事都会出现过度、过量 。
其实 ,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补钙 。
来自广西桂林的刘先生 , 在两个月前发现 , 一直活泼开朗的儿子开始出现厌食、多尿、烦躁、哭闹等症状 , 总是情绪不佳 , 怎么逗他都不理睬、没兴趣 。 对此 , 刘亚焦急不已 , 带着孩子去医院就诊 , 经医生详细诊断 , 发现这都是补钙惹的祸 。
原来 , 刘先生一直担心孩子长不高 , 从去年十月开始 , 就买来多种补钙品 , 其中包括冲剂、片剂等不同钙剂 , 轮番让孩子服用 。 谁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反而因为服用过量导致孩子逐渐出现以上症状 。
长沙常德的刘女士也很后悔 , 长期严重补钙过量 , 刘女士的孩子被诊断出患上「鬼脸综合征」:长着一张大嘴 , 上唇突出 , 鼻梁平坦 , 鼻孔朝天 , 两眼距离甚远 , 表情也怪异 。 同时 , 还伴有消瘦、智力低下、心脏杂音等问题 。
「刚开始 , 孩子的成长比一般孩子慢 , 我很心急 。 对此 , 身边不少朋友告诉我 , 这是缺钙的典型症状 。 所以 , 我听信了朋友的建议 , 从为了孩子好的角度出发 , 我从国外买了许多钙片跟冲剂 。 」刘女士觉得 , 这是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愚蠢的事 。
----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 http:// //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岳华教授表示 , 儿童补钙要适量 , 家长不要以为猛给孩子补钙就是好 , 补钙过量反而会让孩子出现多汗、恶心、便秘、消化不良等副作用 , 甚至高钙尿症 , 影响孩子发育 。
选择一款好的补钙产品可以提高补钙效果 , 但选择补钙产品的同时也要考虑钙源含钙量是否足够高、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价效比是否经济合理 。 而一旦发现钙过量 , 就应该停止补钙 , 或者及时调整补钙的剂量 。 通常只要将补钙剂量控制在适度就好 。
事实上 , 此前 ,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经对婴幼儿补钙量提出明确的摄入标准 。 根据其《婴幼儿营养指南》 , 婴幼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克钙 , 而母乳能为婴儿提供充足的膳食钙 。 欧洲儿科胃肠肝病营养学会(ESPGHAN)公布的全球婴儿配方奶标准也曾显示 , 每1000毫升配方奶应含330~940毫克钙 。
钙并非真正「钙」
与刘亚、刘霞相比 , 来自广州的宝妈王黎明显幸运很多 。 王黎的孩子在1岁10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走路 , 眼看着别的小朋友已经活蹦乱跳 , 自己的孩子却还只会爬 , 王黎一时间无法接受 。
刚开始 , 王黎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是先天缺陷 , 不会走路 。 为此 , 她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 。 经诊断 , 医生确定 , 孩子缺钙 。 随后便给王黎的孩子开了维生素D , 并加大维生素D3的含量 。
----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 http:// //
维生素D3 , 即胆骨化醇 , 在1936年从鳕鱼中被发现 。 |图:originoo.com
「对于部分孩子而言 , 加强钙质补充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 但这样的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钙片 , 而是维生素D 。 维生素D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维生素 , 这两者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区别 。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介绍 , 维生素D , 肌体可以产生一部分 , 食物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来源 , 是我们体内一些重要激素的合成原料 。 维生素D的主要形式 , 有维生素D2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 。
一般情况下 , 如果缺乏维生素D , 会影响婴幼儿骨骼发育、糖代谢、新生儿免疫系统及器官发育 , 进而影响到婴幼儿正常健康成长 。 而维生素D3能帮助肠道中的钙沉积到骨头当中 , 从而预防佝偻病 , 许多时候 , 可以补充婴幼儿因为无法从饮食中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 , 所以 , 相关指南会建议从出生后即开始补维生素D3 。
「如果孩子晚上特别容易哭 , 会枕秃、脱发 , 并伴有多种畸形 , 如牙齿出牙延迟、脑袋有点方、手腕像戴了手镯、肋骨往外翻等类似佝偻病表现 , 必须要补维生素D3 。 」岳华教授补充道 , 人的肌体曝露于阳光或人工光源紫外线B射线后可以合成生成维生素D3 , 这是一个重要的来源 , 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晒太阳的原因 。
为了健康 , 定期还是要晒太阳;其次 , 饮食上 , 鱼类、蛋黄、肝脏、橙汁、牛奶等 , 都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
通过晒太阳和食物的补充 , 对于钙、磷等重要元素的吸收的同时 , 可以促进成骨、强壮骨骼 。
两个礼拜的时间 , 王黎的孩子会走路了 , 一个月后 , 孩子几乎会跑了 。 看到孩子会走、会跑 , 王黎一直悬着的心 , 终于放下了 。
适量而为之维生素D3虽好 , 但补多了一样是妖精 。
近日 , 不少维生素D3的热门品牌 , 在北京、新疆、福建、四川成都、德阳等地相继出现断货现象 。
「昨天去买维生素D , 但药房都说我常用的那个品牌没有 , 成都都要断货了 。 」近日 , 一名妈妈在微博说 。
「北京也是 , 今天出去买维生素D , 就是买不到了 , 一条街上七八家药店都没有 。 」来自北京的宝妈表示 。
「我这儿也一样 。 」远在新疆的宝妈也跟帖回复道 。
此前美国犹他州默里医疗中心电生理研究所相关研究表明 , 维生素D含量高于正常值时同样损害心脏 。 如会加快心脏跳动节律 , 增加心房颤动的发生率 。
人体内维生素D的正常范围在41-80微克/分升之间 。 该研究负责人贾里德博士说 , 平时每天晒半小时太阳 , 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蘑菇、动物的肝脏、鸡蛋、牛奶等都能获得每日必需量 。 如果体内缺乏 , 可以通过口服维生素补充剂提高 , 以保护骨骼和心脏 。 服用补充剂时最好能定期检测血液中维生素D的含量 , 如果高于80微克/分升 , 需要停服 。
曾经也有专家公开表示 , 目前市场销售的钙剂大多含有维生素D , 由于孩子新陈代谢较慢 , 极易在体内堆积 , 许多家长盲目地让孩子服用多种钙剂 , 易造成维生素D中毒 , 早期导致食欲减退 , 低热 , 烦躁 , 哭闹 , 体重减轻 , 运动失调 , 精神抑郁 , 长期会导致慢性中毒 , 影响体格智力发育 , 甚至引起惊厥、昏迷、肾功能衰竭等 。
----孩子一定要补钙?医生:孩子发育正常 , 补钙就是“白花钱” //---- http:// //
钙制剂的分类 。 |资料图
对此 , 岳华教授告诉大家 , 如果孩子是足月顺产 , 没有其它问题 , 日常生长发育 , 母体营养很充足 , 一般来说 , 是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D 。 如果母亲钙质缺乏很厉害 , 又不给孩子增加辅食 , 那么 , 一定要注意 , 孩子很有可能维生素D会缺乏得很厉害 。 」
也就是说 , 对所有生长发育正常的孩子而言 ,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 , 孩子都无需进行额外的钙质补充 。
更多营养专家也认为 , 母乳含钙充足 , 现代技术配方奶粉成分模仿母乳 , 都不需再补钙 。 特别是正常足月新生儿 , 在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
补钙前先诊断
过度补钙不合理 , 过度恐慌也不可取 。 因而 , 一切的标准还是得按照科学诊断标准进行 。
那么 , 怎样的标准才最为科学?多大的量才是最适合的?
范列英教授建议 , 首先 , 由于人的肌体曝露于阳光或人工光源紫外线B射线后可以合成生成维生素D3 , 所以 , 经常给孩子晒太阳可以达到补钙的效果 。 其次 , 母乳喂养的妈妈要均衡饮食 , 不要偏食 , 鱼类、蛋黄、肝脏 , 另外橙汁、牛奶 , 都是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 , 应注意加强摄入 。
「维生素D3的补充在量上要进行有效把控 。 不能少量补 , 也不能盲目补 , 所以 , 需要进行动态监控 。 如果此前缺乏维生素D3 , 那么 , 在治疗后 , 不要才吃1、2天的药就马上检测看有没有补够 , 要按照规范治疗3到6个月之后进行监测 , 看是否达到了理想剂量 。 如果不够需要继续加量 , 如果够 , 就可以持续维持 。 对于高危人群 , 检测之后隔一段时间也要继续监控 , 不要放松 。 」
据了解 , 维生素D检测方法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出现 , 使用放射性的同位素方法检测;
80年代 , 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有了提升 , 有些临床医学实验室在进行检测 。 虽然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 , 但会有环境污染且会对检测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90年代 , 随着检测技术的提升 , 仪器设备的更新 , 有了质谱方法检测 , 该检测方式的优势是检测特异性非常高;
2000年开始 , 逐渐出现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 给临床检测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
目前 , 25(OH)D检测则作为一大主流检测方法 。 该检测对标国际标准 , 灵敏度、稳定性、准确性都非常高 , 全自动化检测 , 通量高 , 发报告速度快 。
「婴幼儿在维生素D的补充上 , 是极易被忽视的人群 , 需要进行重点监控 , 不要使其长期处于维生素D缺乏的状态中 , 更不能使其存在维生素过量的情况 , 任何一种状况都会加重骨质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发展 。 」范列英教授强调 。
在养孩子这条路上 , 无数家长都为此操碎了心 , 怎样的养育才是最正确的?提醒大家:适量即可 , 不要等一切错误都造成了 , 才追悔莫及 。
- 「靠谱育儿说」孩子睡觉不老实别以为是热的!3种表现说明是脾虚,家长别搞错了
- #靠谱育儿说#告诫:别再给孩子吃豆浆油条了!3类早餐易伤脾胃,家长别不在意
- [樱桃育儿经]雨水过后,这3样东西要“扔掉”,很容易让孩子积食不长个!
- 『燕赵晚报』“他们都是生病的孩子,我会像照顾孩子那样去呵护他们!”
- 今日余庆@曝光!余庆的家长们请长点心吧,叮嘱你的孩子戴好口罩!
- 『育儿趣乐园』“黑名单”饮料成娃的最爱,3种饮料孩子经常喝,伤脾胃还不长个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育儿之百科全书】立春过后,又是“猛长期”,家长做好3件事,孩子蹿高一大截
- #育儿房间#原创儿童已成白血病高发群体:这些水果“隐患”,最好少给孩子吃
- [育儿房间]原创“妈妈,我蛋蛋疼”,本以为孩子只是磕到了,谁知差点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