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电视里爱扎针的容嬷嬷是好多小伙伴的童年阴影 , 这两天竟然在网上看到了生活中的真实版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 http:// //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 http:// //

(截图来源于:梨视频)

一位妈妈带孩子串亲戚 , 孩子用牙签扎小朋友 , 被问及原因 , 孩子说幼儿园老师就是这样扎他的 。 没告诉家长 , 是因为老师说她能看到能听见 , 如果说出来 , 回幼儿园会继续扎 。 家长与园方沟通 , 园方承诺换老师 , 但未兑现 。 随后发现还有别的孩子受伤 。 8名家长报了案 , 警方介入调查 。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 http:// //

(截图来源于:梨视频)

其他班级的家长得知此事 , 也发现孩子身上有伤 。 追问孩子得知是因为“不好好吃饭 不好好睡觉”被扎 , 一个老师扎完 , 另一个老师会给糖吃 。 这个班级的几位家长也已经报警 。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幼童称被老师用牙签扎!家长如何识别孩子被虐待? //---- http:// //

(截图来源于:梨视频)

看到虐待儿童的报道 , 家长们也会因此担心自己孩子的安全 。 我们虽然不应该过度保护 , 使孩子感到恐惧 , 但也需要认识到风险 , 并且熟悉孩子被虐待的迹象 , 防微杜渐 , 保护好自己的宝宝!

由于低龄儿童的特点 , 他们往往无法准确表述事件 , 他们往往不敢表达!遭受虐待的儿童不敢告诉任何人 , 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会受到指责 , 或者没有人会相信他们 。 有时他们会保持沉默 , 因为虐待他们的人是他们非常喜欢的人 , 或是因为恐惧 , 又或两者兼有 。

一个受虐待的孩子需要尽早得到特别的支持和治疗 。 如果继续受到虐待的时间越长 , 或者由孩子自己处理这种情况 , 那就越不可能完全康复 。 今天我们口袋育儿就是想聊一个重要话题:当宝宝还无法很好表达或不愿主动表达的时候 , 我们作为家长 , 如何判断宝宝在幼儿园(学校)是否被虐待或者霸凌!

1 注意这两类迹象

虐待不仅仅是对身体的伤害 , 忽视儿童同样也是精神虐待 , 这会损害儿童的自我价值、情绪调节或幸福感 。 忽视儿童的虐待可能包括身体忽视(不提供食物 , 衣服或其必需品) , 情感上的忽视(不提供爱 , 舒适 , 感情或公平)或医疗忽视(不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 , 语言暴力 , 心理虐待等 。

父母始终应该警惕儿童身体或行为的任何无法解释的变化 。 身体上的虐待可能会出现一些伤痕 , 而行为变化往往反映了因为紧张导致的焦虑 。

身体的迹象:

  • 任何无法解释的伤害(瘀伤 , 烧伤 , 骨折 , 腹部或头部损伤)
  • 生殖器疼痛或出血 , 以及出现性传播疾病

行为变化:

  • 各种异常的害怕情绪(噩梦突然增多 , 持续沮丧 , 异常恐惧)
  • 腹痛 , 尿床(特别是已经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
  • 不明原因的头痛或胃痛
  • 孩子突然拒绝上幼儿园或学校 , 或在去幼儿园或学校之前 , 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
  • 极端不适合孩子年龄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 突然变得不自信 。 比如说老师不喜欢自己 , 或者说自己不喜欢老师;甚至 , 自己说不喜欢自己
  • 吃饭情况出现了异常 , 比如突然吃很多或食量突然大幅减少
  • 孩子的东西(比如衣物、玩具、学习用具) , 经常莫名其妙丢失或被损坏
  • 在学校表现很差
  • 出现极端消极的行为或攻击行为
  • 体重一直未增加或体重急剧增加
  • 情绪和行为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 比如更容易突然失控
  • 害怕社交 , 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 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

2 家长怎么做

当孩子出现上述迹象后 , 家长必须开始认真对待 , 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沟通” 。 但在这种时候 , 孩子往往是沉默的不愿意说;所以家长要循循善诱 , 让孩子开口 。 下面这些沟通技巧可能会有帮助:

首先 , 你务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当你预感到自己孩子可能被欺负了 , 你觉得怒火冲天 , 想冲出去找人拼命的心都有了——但是 ,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 , 越需要你冷静下来 , 一定要调整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你自己情绪冷静 , 才能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 , 孩子才可能开始告诉你真相!

其次 , 运用“观察和描述”的技巧(observe and describe) , 与孩子进行沟通 。 “观察和描述”技巧 , 是DBT心理学派(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创造的沟通技巧 , 这个学派主要是研讨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 , 人们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更不容易失控 。 而所谓的“观察和描述”技巧 , 简单的说 , 就是向孩子一步步客观描述事件 , 尽量不代入情感 , 然后提出你的问题 。 比如:“宝宝 , 最近三天要去幼儿园的时候 , 你都说肚子疼 , 你能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吗?” , “宝宝 , 最近两天 , 你喝牛奶都只有以前的一半了 , 你能说说为什么喝不下去奶吗?”

第三 , 运用“角色扮演” , 与孩子“互换”角色沟通 。 比如对孩子说 , 我们来做游戏 , 然后让孩子扮演幼儿园老师 , 你自己来扮演孩子 。 这种“互换”的扮演沟通 , 有时能收到奇效!

第四 , 先肯定孩子的感受 , 然后再诱导孩子谈论事件 。 当孩子被霸凌虐待 , 特别是如果是被代表权威尊严的老师虐待 , 孩子很可能会责怪自己 , 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 而不愿意与你沟通 。 这个时候 , 你要肯定孩子的感受——就是对孩子说 , 当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 , 我们会回避不愿意继续讨论 , 这是很正常的 。 通俗的说 , 就是你告诉孩子 , 他有沉默的权利 。 当你这么通情达理的时候 , 孩子没准就不沉默反而开口了!

3 如何对老师说

如果从孩子的迹象发现问题 , 然后进一步和孩子沟通后更加深了怀疑——这时候就必须认真、严肃地去和幼儿园老师沟通了解情况 。 这里也有一些技巧:

第一 , 如有必要 , 事先固定证据 。 比如拍照宝宝的伤痕、医疗检查报告、物品损坏情况等等

第二 , 可以要求幼儿园调出视频 , 查看监控

第三 , 与老师的沟通 , 先从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开始 。 比如:“老师 , 我家宝宝说你不喜欢她 。 你认为她为什么这样说呢?”

第四 , 以退为进 , 向老师请教如何解决问题 。 如果不涉及虐待或霸凌(比如可能老师只是不太喜欢宝宝 , 而并没有对宝宝做啥) , 在这种情况下 , 主动请教老师 , 让老师给出一些改善建议

第五 , 明确告诉老师 , 这次沟通你会认真记下备忘录 , 让老师知道你非常严肃、认真但是以积极的心态在处理这些事!

如果你的孩子受到虐待 , 你可能是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人 。 否认问题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 让虐待继续 , 并降低孩子全面康复的机会 。 在任何虐待情况下 , 儿童的安全是最先要关注的问题 。 他们首先需要处于一个安全 , 没有持续虐待可能的环境中 。

4 家长可以提前做的事

我们都不想吓到自己的孩子 , 但我们可以用没有威胁的方式教他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则:

教孩子不要未经过你同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 不要跟着陌生人走;

不要在不熟悉的地方远离你;

除了自己和一直照顾他们的人 , 其他人都不可以触碰他/他的隐私部位(被泳衣覆盖的部位);

在有人要求违背他们自己的意愿时 , 一定要告诉你是否有人伤害他或让他感觉不好 。

……

家庭日常生活中 , 要持之以恒地养成开放、平等沟通的家庭氛围!平时就要告诉孩子 , 给你说自己被虐待或其他令他/她觉得不舒服的事情 , 你都不会责怪他/她 , 而是会保护他/她 。 要向孩子强调无论什么时候 , 什么事情 , 都可以和你说 。 我们不必告诉孩子自己都会有什么危险 , 只需要告诉他们 , 自己有能力对不愿意的事情说“不” , 同时你也会一直保护者他/她 。

最后想说 , 虽然今天我们聊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被虐待或霸凌的事情;但也请各位宝妈和宝爸不要过于紧张 。 毕竟 , 虐童事件是小概率的 , 绝大多数幼儿园老师都是合格尽职的 。 我们关爱宝宝 , 但也不要过于紧张疑神疑鬼 。 心怀善意 , 同时也保持警惕心 , 这样呵护着宝宝 , 宝宝就能身心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