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虽好,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小儿推拿虽好 , 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小儿推拿是一种中医外治法 , 它根据幼儿肌肤娇嫩 , 体表的经络、穴位对刺激特别敏感这一生理特点 , 通过医生在小孩身上的特定穴位、部位做轻快、柔和的手法按摩 , 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调理脏腑 , 防病治病 。

其中“捏脊”更是作为小儿推拿的“封面”常常见诸报端 , 很多家长希望通过自学捏脊 , 给宝宝每天补钙似地补“捏脊” 。 不过 , 中医专家认为 , 即使被认为是“有病治病 , 没病保健”的手段 , 捏脊也并非人人适合 。


小儿推拿虽好,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小儿推拿虽好 , 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 http:// //

捏脊可推动多条经络

两仪雀屏儿推专家介绍 , 捏脊本义为在小儿推拿“脊”这个穴位上做连续捏提的动作 , 就在这看似简单的捏提之间 , 其实已悄悄推动了多条经络 , 包括督脉、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及华佗夹脊 。

中医认为 , 督脉为阳脉之海 , 相互交接 , 循环无端地运行气血 , 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 达到整体调节 。 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为各脏腑俞穴 , 可调理脏腑功能 , 达到平衡状态 。 华佗夹脊为保健要穴 , 故捏脊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作用 。

由于捏脊推动了以上诸经 , 故对成人亦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 对神经衰弱、体虚乏力等尤为明显 , 宝宝的爸爸妈妈也可一试 。

捏脊不是“独行侠”

捏脊总体来说对人体有“扶正气”的功能 , 对偏寒偏虚体质的人尤其适合 。 但对于实热、积滞、邪盛者慎用 , 如烦躁、面红耳赤、舌红苔黄、指纹绛紫、尿黄、大便干等热象明显的高热患儿 , 就不适合捏脊 。

患儿体质及病情的复杂性决定了捏脊往往不是‘独行侠’ , 它就像一味中药 , 放到方剂中能发挥‘1+1>2’的效果 。 我们说捏脊可治疗疳积、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便秘、咳喘、夜啼、遗尿、保健等 , 但往往不是捏脊单一处方可奏效的 , 而是配合诸穴使用 , 对于体质偏颇的孩子建议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 平衡体质的小孩则可在平日捏3-7行/天 。


小儿推拿虽好,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小儿推拿虽好 , 但这类儿童不能做捏脊保健 //---- http:// //

捏脊家庭操作方法推荐

患儿俯卧于床上 , 家长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 , 挟持肌肤 , 拇指在后 , 食指、中指在前 , 双拇、食指相互交替 , 自下而上捏皮肤至大椎穴 , 在捏脊的过程中 , 可用力拎起肌肤 , 称为“提法” 。 每捏3次提一下 , 称“捏三提一法” , 也可以单捏不提 。 重复3-7遍 , 一般每天或隔天捏脊1次 。

需要注意的是 , 小孩以腹式呼吸为主 , 对于半岁以内的婴儿 , 不宜直接采取俯卧位 , 建议斜趴在家长怀中操作 , 以免造成呼吸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