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宝妈要记住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 , 宝妈要记住了

文/可馨育儿原创文章 , 欢迎转载 , 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 , 否则违者必究!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宝妈要记住了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 , 宝妈要记住了 //---- http:// //

新生儿常会有吮吸手指的行为 , 用心的宝妈会发觉这个问题 , 宝宝没有吃奶时 , 会把手指放进嘴里吮吸 , 甚至吮吸整个小手 , 再进展到吮吸一个手指 。 宝妈也为此担心 , 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坏习惯 , 会不会影响宝宝日后的健康 。 事实上 , 新生儿出现这样的举动 , 是一种正常行为 , 也是正常发育阶段 。

宝宝吃手频繁用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 , 宝妈要记住了

宝宝出生以后 , 在第一年的婴儿期是其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 , 也称为“口欲期” 。 宝宝口周神经处于发育期 。 当宝宝觉得自己饿了 , 不管嘴里接触到什么东西 , 都会让宝宝出现吸吮反射 。 宝宝有很强的吮吸的欲望 , 特别在晚上睡眠时 , 这样的举动会更突出 。 所以 , 宝妈会发觉宝宝在睡眠状态下 , 不断地做出吮吸的动作 。

宝妈觉得宝宝在睡觉时出现吮吸的举动是因为想吃东西 , 就赶紧给其喂奶 , 为的就是不让宝宝受到一丝一毫的委屈 。 这个阶段正好是宝宝成长的快速期 , 要有足够的食物摄入 。 宝妈这样的看法并非完全正确 , 宝宝出现吮吸只是其在这个发育阶段出现的生理性反射 。 宝妈若不理解这些 , 给宝宝盲目喂食 , 可能让宝宝积食或患病 , 最终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宝妈要记住了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 , 宝妈要记住了 //---- http:// //

宝妈通过母乳喂养的方式给宝宝提供营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宝宝不仅可以得到基本的生理营养需求 , 确保宝宝能够吃饱吃好 , 宝宝通过吮吸这样动作可以感受到妈妈的温暖的乳汁 , 以此可以获取安全感 , 心灵得到安抚 。 所以 , 宝宝处于紧张、压力、孤独的状态下 , 在没有母乳供应的条件下 , 往往会通过吮吸手指来代替 , 获得身心的放松和安全 。 宝宝出现吮吸手指 , 事实上在表达自己这个时候心理上的不安和害怕 , 想要得到妈妈的安抚 。

宝宝大脑在尝试支配身体

宝宝通过嘴巴认识外界事物 , 这是由于宝宝的大脑还没发育好 , 对于婴儿来讲 , 身体还不能完全视为身体的一部分 , 就像你的电脑刚装了系统 , 还需要一些驱动来引导一些功能的实现 。 宝宝的潜意识里 , 并没有手的概念 。 宝宝由于好奇 , 把手放进嘴巴里吮吸 , 或某一个手指 , 以此方式对自己的手开始认知 。 宝宝出现这样的动作也预示着宝宝的大脑正在向成熟发育迈进 , 在不断提升脑部对身体“配件”的支配能力 。 所以 , 孩子吮吸手指同样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宝宝在成长!

满足宝宝“口欲期”

有一些宝妈认为孩子吮吸手指容易把病菌带进口腔 , 影响宝宝健康 。 宝妈不必过于担忧 , 宝宝在“口欲期”不管遇到什么 , 都会拿到嘴里尝尝 , 对于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来讲 , 手指处是相对卫生的了 , 并不会给宝宝带来太大问题 。 可馨育儿强调 , 若宝妈强迫宝宝放弃这样的行为 , 就会让宝宝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引起宝宝长大以后 , 啃咬指甲等不好的习惯 , 同样 , 宝宝的脾气可能变得暴躁 , 没有安全感 , 对其人格发展也会带来影响 。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宝妈要记住了

----宝宝经常吃手要干预吗?这一重要器官还在发育 , 宝妈要记住了 //---- http:// //

安抚奶嘴的利与弊

有些宝妈遇到宝宝吮吸手指时 , 往宝宝嘴里塞一个安抚奶嘴 , 这样的做法也是可以尝试的 , 只是要注意奶嘴的卫生 , 做好消毒工作 。 奶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宝宝得到安慰 , 但并不能让宝宝得到真正的需求 , 因此 , 宝妈一定细心观察宝宝的真正需求 , 若宝妈准备用安抚奶嘴图自己一时之便 , 易让宝宝形成对奶嘴的依赖 , 对孩子正常成长会带来影响 。

宝宝吮吸手指的举动是其特殊时期的一种正常现象 , 宝宝不断在成长 , 身体其他技能不断的开拓 , 宝宝的这样的举动就会慢慢地被其他兴趣代替 , 吮吸手指的行为就会减少 , 因此 , 宝妈不必过度解读这样的行为给宝宝带来的影响 。 平时 , 多注意宝宝的肢体语言 , 多和宝宝有肌肤接触 , 多与宝宝交流 , 让宝宝感受到最贴心的关爱 , 宝宝就能在父母的呵护下健康、快乐成长 。

讨论话题:你对宝宝吃手有何看法?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给大家 。 可馨育儿 , 一个有温度的自媒体 。 本平台提供的科普信息仅供参考 , 并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孕育健康问题 , 或喜欢我们的育儿知识 , 记得收藏关注分享哦 , 你的关注 , 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图片来源网络 ,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