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吼叫”分手,金钥匙心理咨询教您做孩子最爱的平和父母!
德国经典绘本《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里 , 一只可爱的企鹅孩子向我们讲述了它和妈妈之间的非凡经历 。 (可爱的企鹅孩子 , 不就是我们可爱的孩子的化身吗!)
                                
                                              
      
----与“吼叫”分手 , 金钥匙心理咨询教您做孩子最爱的平和父母!//---- http:// //
“今天早上 , 我妈妈发脾气 , 冲着我生气地大叫 。 ”(早上确实是妈妈容易抓狂的时间 , 孩子磨磨蹭蹭 , 早餐凉了 , 上学上班快要迟到了!)
结果 , 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妈妈的吼叫吓得孩子魂飞魄散!)
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 。
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 。
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 。
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 。
…………
当然 , 这个故事发展到后来 , 这位爱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帮小企鹅把手脚、脑袋全都缝上了 , 并对小企鹅说了“对不起” , 小企鹅跟着妈妈回家了 。
对于小企鹅来说被伤害了把伤口修补好就可以了 , 但毕竟故事只是故事 。 我们亲爱的小孩 , 不是卡通人物 , 摔不烂 , 打不死 。 他(她)是有血有肉、有感受有情绪、有理想有抱负、有无限潜能的人!
当孩子看到坏脾气、大吼大叫的爸爸或妈妈 , 他可能也像小企鹅一样想逃走 , 但是他(她)能逃到哪里去呢?想表达心声和需要 , 没有人听;想找到自己的方向 , 可是还不够有经验和智慧;想展翅高飞 , 可是被妈妈爸爸挡住了去路......
吼叫或许只是1分钟的事情 , 但对孩子的伤害却非常大 。
培养孩子成才的方法有千千万万种 , 毁掉孩子却往往只需要一个坏脾气的家长 。
- 吼叫是放肆,教育需要克制!父母情绪得不到释放也别拿孩子出气
 - 孩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吼叫教育已经过时,当心引发“超限效应”
 - 告别吼叫威胁,让孩子“听话”,你需要这6个好方法
 - 知道不能吼孩子但控制不住?掌握“60秒法则”,告别吼叫式育娃
 - 拼命帮孩子补短板?错了!“扬长”才是打开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 孩子犯错怎么办?“吼叫式”与“南风效应”教育,哪个方法好?
 - 憋着、强撑着对孩子零吼叫的父母,不如“真实”抒发自己的情感
 - 一生气就朝孩子吼叫?“踢猫效应”:别让孩子成为出气的“猫”
 - 创意从哪来?这批童书有了通往想象力与知识花园的“金钥匙”
 - 好父母变成“吼叫父母”,家长到底怎么了?又该如何改掉这一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