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说起「把屎把尿」那可真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新旧观念之间较量的结果往往不是达成统一意见 , 而是火花四溅…

长辈们认为:从古至今都是把尿过来的 , 凭啥现在不让把屎把尿了?

新时代的父母则认为:现如今很多医生都不提倡给孩子把屎把尿了 , 其原因就是因为这种行为不利于宝宝的发育 。

所以 , 小康君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把屎把尿会对宝宝造成哪些伤害 , 以及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宝宝便尿 , 好让这场“战争”早日平息 。

把屎把尿会造成什么后果?


「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 http:// //

(图片来源:网络)

宝妈提问:

我家女宝2个多月 , 长辈把尿时总是把宝宝的腿跨在她的腿上 , 腿分叉的特别大 , 能直接看到宝宝私处里面 , 想问下这样会伤到宝宝的私处吗?

像这位家长提出的问题中 , 就出现过早把屎把尿、姿势不当的问题 。 至于时间和次数 , 如果是每次都把屎把尿 , 或者刻意把便尿 , 那么对宝宝发育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 至于造成严重后果并不是立马显现的 , 这是一个长时间累积的过程 。 如果长此以往就会出现:

1

可能会脱肛

脱肛一般是排便用力、便秘、腹泻等原因造成的 。 虽然崔玉涛(儿科专家)以及很多医生都说过频繁把便容易造成婴幼儿脱肛 。 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 所以该说法还存在着争议 , 希望长辈和父母能够谨慎看待 。

2

诱发髋关节不良

1岁前是宝宝脊椎发育的关键时期 , 如果把屎把尿姿势不当(比如双腿分叉过大、蜷缩在家长怀里等) , 就会增加宝宝骨骼畸形的风险 , 导致髋关节偏心接触 , 骨头在髋臼内滑行或移动到髋臼外 。

3

脊柱变形


「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把屎把尿」会引发6种可怕后果!看完我再也不敢逼孩子拉尿了… //---- http:// //

(图片来源:爱儿康家长提问截图)

出生就把屎把尿 , 对宝宝的脊柱发育简直是莫大的伤害 。 小婴儿脊柱未发育完全 , 脊柱脆弱且支撑力不足 , 若宝宝久坐、家长抱姿不正确、过早学习走路 , 或其他行为导致脊柱长时间受到压力 , 就容易引起脊柱变形、驼背、脊柱弯曲等问题 。

所以不管是便尿还是走路 , 都是顺其自然的过程 , 家长最好尊重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 , 不要过多的干预 。

4

尿频、括约肌损伤

频繁给宝宝把尿 , 缺乏憋尿的经历 , 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 , 会导致宝宝膀胱容量小 , 容易尿频 。 而且 , 如果把尿时间过长 , 宝宝用力频繁 , 还很容易造成括约肌损伤 。 所以家长不要强行把尿 , 建议顺其自然 , 做到勤换尿布/尿不湿就可以了 。

5

心理压力大

自主排便、排尿 , 对小宝宝来说是一种自由 。 然而这种自由却因为家长强迫式的把屎把尿被剥夺 。 你想啊 , 本来玩的好好的或是半夜睡得正香呢 , 突然被拎起来小便大大啥的 , 还有那么多嘘嘘嗯嗯的伴奏 , 舒服不?害怕不?

6

易尿床

学会控制大小便是一个渐进的成熟过程 。 宝宝只有先感知尿意和便意 , 才能学会协调自己的肌肉组织去控制自己何时大小便 。 而把屎把尿是无法让宝宝的膀胱感知便意的 , 也就是说宝宝根本没机会去学习协调自己的括约肌和膀胱逼尿肌功能 。 所以 , 经常被把屎把尿的宝宝很容易尿床 。

宝宝多大可以把屎把尿?

过早且频繁把屎把尿对孩子脊柱、髋关节、肛门括约肌都有不好的影响 。 所以建议宝宝一岁后再把屎把尿 。 即便宝宝到了可以把便尿的年龄 , 家长和宝宝也不要过于依赖这个习惯 。 应该把一段时间后 , 逐渐引导宝宝坐在婴幼儿坐便器上进行如厕训练 , 培养宝宝自主便尿的习惯 。

何时训练宝宝自主如厕?

一般来说 , 在宝宝18个月~24个月左右就可以进行如厕训练了 。 这时宝宝尿道括约肌 , 肛门括约肌生理发育开始完善 , 会有尿意和便意 , 甚至可以憋一会儿 , 这代表宝宝已经拥有对便尿控制的能力 , 所以在此时进行如厕训练可事半功倍 。

除了年龄外 , 以下7个信号也可帮助家长判断是否需要引导宝宝自主如厕:

● 宝宝开始要自主做一件事儿时 , 如:要自己穿衣或吃饭;

● 有固定的排便规律 , 便尿前有明显的表情变化;

● 学会看大人如厕 , 甚至一起如厕;

● 每次便尿前会用手摸私处 , 提示要方便了;

● 尿布或纸尿裤能保持3~6个小时的干爽 , 证明其控制便尿的能力在提高;

● 每次便尿后 , 会扯掉令Ta屁屁不舒服的尿布或纸尿裤;

● 能听懂你的指令 , 并能在指定地方进行方便 。

等宝宝年龄够了 , 也有以上这些“信号”了 。 这时家长可以让宝宝挑选一款喜欢的儿童马桶 。 然后家长可根据宝宝便尿的规律 , 引导宝宝去儿童马桶中排便 。 要不了多久 , 宝宝就会将尿意、便意与小马桶联系起来 。 那时候家长想把屎把尿 , 宝宝可能还不乐意了呢~

对于把屎把尿这件事 , 真的被我们“妖魔化”了吗?其实不必太钻牛角尖 , 因为造成不良的后果有四个前提:? 过早把屎把尿;? 把的时间过长;? 次数太频繁;? 姿势不当 。

只要避开这4个不利因素 , 长辈和父母如果及时捕捉着宝宝要便尿了 , 那么偶尔把几次便尿也无妨 。 真的不必太较真 , 让家庭矛盾升级 。

怎么说呢?把屎把尿的危害不一定会出现在每一位宝宝身上 , 如果能避免我们何必让宝宝去冒险?便尿、走路孩子终究会学会的 , 聪明的家长要做的就是尊重宝宝的发育 , 抓住时机训练宝宝自主如厕就好 。

请为我投票打call~

最近咱们爱儿康平台参加了一个评选活动 , 所以特别需要粑粑麻麻们的支持 , 希望大家能抽出1分钟的时间为爱儿康投票打call~

Tip:两个奖项的第1选项一定要选择「爱儿康」 , 第2个选项就按照自己的意愿投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