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行挠屁屁?什么情况?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流行挠屁屁?什么情况?

  近期有不少家长跑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咨询 , 说孩子半夜总醒来挠屁屁 , 觉得会不会是蛲虫感染呢?问是不是拿着孩子的粪便查虫卵就能诊断呢?怎么治呢?

蛲虫又称“线头虫”“屁股虫” , 学名是蠕形住肠线虫 , 是最常见线虫感染之一 。 蛲虫成虫长大约1至2厘米 , 如同白色细线头 , “线头虫”的别名由此得来 , 因为蛲虫常出现在肛周皮肤皱褶处 , 可导致肛周瘙痒 , 小朋友经常因此挠屁股 , “屁股虫”的别名由此而来 。

极简蛲虫生活史

人类是蛲虫唯一的天然宿主 。 蛲虫成虫主要生活在人体消化道 , 盲肠、阑尾及结肠是它们最喜欢的地方 。 受孕的成年雌虫在夜间通过松弛的肛门移行至肛周褶皱处产卵 , 产卵后的雌性成虫基本上“就地阵亡” 。 虫体及虫卵对肛周黏膜产生刺激 , 人会感到肛周瘙痒 , 此时 , 如果用手抓挠肛周 , 就会将虫卵“转移”到其他各处 , 比如食物、水、衣物、被褥等 , 感染其他人 , 也可以再次感染自己 , 虫卵进入消化道后在小肠孵化成幼虫 , 新的循环再次开始 。 从虫卵到成虫大约一个月左右 。

蛲虫虫卵的感染性

蛲虫虫卵一般在4至6小时发育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 , 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下 , 1至2天后失去感染性 , 而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 , 感染性可达2周以上 。 也就是说 , 感染期卵在受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甚至地毯等物体表面能较长时间保持感染性 , 这也是家庭及托幼机构发生蛲虫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重要因素 。

蛲虫感染的诊断方法

蛲虫感染最常见于5至10岁的学龄儿童 , 2岁以下的婴幼儿相对少见 , 最常见的症状为肛周瘙痒 , 主要发生于夜间 , 少数孩子还可能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

“透明胶带法”是比较简单的诊断蛲虫感染的方法 , 用清洁的透明胶带粘在肛周皱褶处的皮肤上 , 从而使虫卵粘在透明胶带上 , 置于载玻片上 ,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虫卵 , 在夜间或清晨检验阳性率最高 , 通常建议连续三天进行检测 。

注意 , 蛲虫与蛲虫虫卵很少经粪便排出 , 因此 , 粪便检测虫卵并不能帮助诊断蛲虫感染 。

蛲虫感染怎么办?

蛲虫的寿命很短 , 如果能预防重复感染 , 蛲虫感染可以自愈 。 所以 , 首要的治疗也是预防措施是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 。

1.避免抓挠肛周;

2.剪短指甲 , 勤洗手 , 尤其是在准备食物或进食之前;

3.经常洗澡 , 如果怀疑蛲虫感染 , 尽量晨起后洗澡 , 能更好地清除肛周的虫卵;

4.怀疑孩子蛲虫感染时 , 孩子的衣物、床单、被褥需要彻底清洗消毒 , 做到每日更换下来的贴身衣物、毛巾等煮沸消毒并在太阳下暴晒 , 连续坚持数日 , 能够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

5.因蛲虫感染容易在家庭成员中相互传染 , 所以怀疑孩子蛲虫感染时 , 全家人均应同时进行衣物、床单、被褥的清洁消毒工作 。

用什么药物治疗呢?

外用蛲虫药膏 。 产卵是蛲虫传播的关键环节 , 肛周涂抹外用蛲虫药膏可阻止成虫产卵 , 也就切断了蛲虫生活的重要环节 , 切断了传播途径 , 坚持用药并做好个人卫生后就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和目的 。

现在 , 虽然我们的生活水平及卫生条件都已经明显提高了 , 但是蛲虫感染并不少见 , 且再次感染仍比较常见 。 综上所述 , 做好个人卫生尤其是手卫生、经常更换衣物及床单被褥、勤洗澡、避免啃咬指甲都是有效预防及治疗蛲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

文/黄辉(首都儿科研究所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