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疼揉揉就没事了?这种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肚子疼揉揉就没事了?这种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来源:嘟嘟医生(ID:ddmmkt)

有妈妈向嘟妈分享了一次她带娃就医的危险经历:

前段时间宝宝总是肚子疼 , 疼一会儿好了 , 过会儿又疼 , 但觉得宝宝太小怕去医院交叉感染 , 于是总给宝宝揉肚子 , 还给孩子吃了些益生菌 。

然而情况并没有好转 , 后来宝宝又拉又吐 , 脸色也变得很差 , 这才赶紧送去医院 。

没想到医生在检查后一脸严肃地说道 , “孩子这是危险的肠套叠!再来晚点可能连肠子都保不住了 , 得赶紧处理!”

后来多亏医生给孩子做了灌肠治疗 , 才逐渐转危为安 。

现在回想起来 , 也还心有余悸 。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一慌?肠套叠这么可怕吗?它到底是什么呢?

1

什么是肠套叠?

肠套叠就是一部分的肠管嵌套入了相邻的肠管之中 。 通俗点说 , 就是因为肠蠕动异常 , 一截肠子卡进了另一截肠子中 。

肠套叠在我国发病率很高 , 是婴儿急性腹痛的第二大常见原因 , 仅次于便秘 。 其中男宝宝比女宝宝更常见些 , 男女发生比例为:2~3:1 。

2

为什么婴儿容易发生肠套叠?

1

解剖因素

小婴儿结肠壁薄 , 无明显的结肠带与脂肪垂 , 升结肠及直肠与后腹壁的固定关系也比较差 , 肠管很容易活动 , 因此也容易发生肠套叠 。

而且婴幼儿的回盲部较为松散 , 回盲瓣像嘴唇一样凸入盲肠 , 当肠蠕动异常时 , 即可牵拉肠壁形成肠套叠 。

2

饮食、气候因素

饮食改变 , 辅食刺激和气候因素也可能引起肠套叠 。

婴儿肠蠕动的节律还处于变化较大的时期 , 很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出现肠蠕动紊乱 , 比如当辅食的性质改变、温度改变或季节交替时 , 宝宝肠套叠的发病率会相应增加 。

3

疾病因素

如果宝宝本身有肠道疾病 , 如肠炎 , 也容易诱发肠蠕动紊乱而引起肠套叠 。

再比如宝宝感染了腺病毒或轮状病毒后 , 会引起回肠末端的集合淋巴结增生 , 局部肠壁增厚 , 甚至形成肿物向肠腔内凸起 , 构成了肠套叠的诱发起始点 。

同时 , 病毒感染本身也会让肠蠕动增强 , 诱发肠套叠 。

因此这里要提醒大家:在呼吸道病毒和轮状病毒肆虐的秋冬季节 , 宝宝尤要小心发生肠套叠 。

另外 , 若宝宝的肠套叠发3次及以上 , 也要考虑可能是肠道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继发性肠套叠!

4

免疫功能不完善

肠套叠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小婴儿 , 尤其是4~10个月的小婴儿 , 而这恰好是宝宝免疫功能不完善的时期 , 这个阶段肠道的局部免疫功能很容易被破坏 , 环境、气温等因素均可能引起肠蠕动紊乱 , 甚至发生肠套叠 。

3

宝宝肠套叠了会怎样?

肠套叠发生后 , 不仅会发生肠梗阻 , 导致食物不能正常向下推送而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 , 而且被卡住的肠子血管也会受压 , 导致肠管的供血减少 , 甚至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的可怕结局!

如果就医不及时 , 坏死的肠管还会在体内释放毒素导致中毒性休克!

而到那时 , 如果肠管已经可疑坏死 , 就只能把这截肠子切掉才能保住孩子的性命!

另一方面 , 肠道是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 , 若手术让孩子的肠道变短后 , 不仅术后可能出现“短肠综合征”等并发症 , 还会影响他将来成长道路上的营养吸收 , 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

因此对于危险的肠套叠 , 家长一定要擦亮眼睛 , 发现可疑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

4

宝宝肠套叠会有什么表现?

肠套叠典型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

  • 反复腹痛:由于宝宝太小还不会说话 , 因此要全凭宝爸妈的观察 , 宝宝可能会出现突然哭闹不止 , 腹部绞痛 , 进而下意识地屈腿 , 拒食、面色苍白 , 每次发作数分钟到数十分钟 , 过后宝宝便会安静下来 , 约数十分钟后又再次发作 。

反反复复的腹痛 , 让宝宝的精神也变差了 , 即使腹痛表现减轻 , 也会有嗜睡、面色苍白的表现 。

所以 , 当宝宝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且精神状态不好时 , 要警惕是肠套叠 , 最好及时去看医生 。

  • 腹泻、呕吐:肠套叠的呕吐特点是腹泻后不久就发生呕吐 , 刚开始由于肠管痉挛可能会吐乳汁、乳块或食物残渣 。 后来由于出现了肠梗阻 , 吐出物中可带有胆汁甚至粪便样液体 。
  • 血便:刚开始时 , 可有1~2次正常大便 , 8~12小时后 , 即可出现便中带血 , 或暗红色的血便 , 或黏液血便 , 叫“红色果酱样便” 。

但是 , 宝宝若仅仅是拉肚子 , 没出现便血也不能掉以轻心 , 因为血便发生率仅为30%~50% , 有些婴儿来医院时并没有明显便血 , 但约60%均能在医生的直肠指检中发现出血 。

  • 腹部肿物:发生回结肠套叠(发生率85%)时 , 在右上腹或脐上多可触及肿物 , 呈腊肠样的光滑实性肿物 , 有弹性且略可活动 。

如果宝宝不是特别胖 , 妈妈亲手摸 , 可能会摸到肚子里像有根小腊肠一样的长条条 。

很多时候 , 小婴儿的表现并不典型 , 比如宝宝可能只是反复哭闹、精神差 , 腹痛症状却不明显 。

所以妈妈要记得 , 宝宝如果精神状态不好时 , 更可能是某种疾病的提示信号 。

当发现宝宝又拉又吐 , 面色苍白精神差 , 或者出现血便 , 腹胀 , 腹部有长条包块等症状时 , 别以为只是简单的肠胃炎 , 一定要高度警惕 , 可能是发生了肠套叠 , 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5

肠套叠怎么治疗呢?

婴幼儿原发性的回结肠套叠如果能早期诊断 , 早期进行灌肠复位大多都能成功治愈 。 但若病程超过1~2天 , 出现了可疑肠坏死 , 严重脱水 , 中毒 , 休克等症状 , 就比较严重了 , 多需要行肠切除或手术复位才行 。

1

灌肠疗法

凡病程在48小时内的肠套叠 , 出现血便症状不超过24小时 , 宝宝没有明显脱水 , 没有完全肠梗阻者 , 均可以用空气或水压等灌肠疗法 , 绝大多数(90%)的宝宝都能一次治愈 。

2

手术

若宝宝发病超过48小时 , 血便症状超过24小时 , 或全身状况不良 , 有严重的精神萎靡 , 中毒、脱水或腹肌紧张表现 , 医生开始怀疑有肠坏死时 , 就不能再灌肠了 。

这时宝宝的情况已经很严重 , 只能考虑肠切除或手术复位了 , 对孩子的影响也会相对更大 , 因此家长一定要早发现 , 早就诊 , 才能让孩子少受罪 。

总结一下

当宝宝肚子疼时 , 别光想着揉一揉就能解决问题 ,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没啥事 , 但当出现以下这几种情况时 , 要提高警惕 , 还是咨询医生为妥:

1.如果宝宝出现难以安抚的哭闹不安 , 待缓解后安静如常 , 数十分钟后又出现哭闹 , 这样反复的哭闹且伴有面色苍白、精神差时要警惕肠套叠 。

2.当宝宝反复哭闹后出现精神差 , 吃奶差 , 腹胀 , 拒拍 , 拒抱时也要警惕 。

3.当宝宝便便出血尤其是有“红色果酱样便”时 , 不能掉以轻心 , 要及时咨询医生 。

4.宝宝又拉又吐 , 不仅要怀疑轮状病毒导致的肠道感染 , 还要警惕病毒感染可能引起的肠套叠!

|参考资料:

1.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J]. 2015.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嘟嘟医生(ID:ddmmkt),一个连医生都关注的公众号 , 帮你成为更好的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