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护理方法看这里!

提示您本文原始标题是: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 , 护理方法看这里!

转眼间宝宝已经满三个月了 , 回想他降生不久的那段时间 , 我们一家人忙前忙后 , 一心想着让孩子健康成长 , 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呵护 。 不过 , 每一家都有自己呵护宝宝的方式和方法 , 但是小编(ID:17320151573)以亲身经历建议各位宝妈宝爸应重点护理宝宝的这三个部位!

敲黑板!

划重点!

认真看!

宝宝的头部护理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护理方法看这里!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 , 护理方法看这里! //---- http:// //

小知识

新生儿奶痂:有的宝宝在头皮上有一层黄褐色、鱼鳞般的结痂 , 不甚雅观 。 不过 , 妈妈们千万不要去抠 , 正确的办法是用植物油软化 , 结痂会渐渐自然脱落 。 一般到6个月左右 , 宝宝的头皮就干净了 。

小编建议

新生宝宝除了在洗头和梳头方面应加强注意以外 , 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头发的正确护理 ,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宝宝头部和头皮的健康 。

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对宝宝头发生长也非常有益 , 紫外线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 , 改善头发质量 。 值得注意的是 , 日光照射强烈时 , 千万不可让宝宝的头皮暴晒 , 最好戴上一顶遮阳帽 , 以防晒伤头皮 。

健康小贴士

宝宝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 , 因此很容易疲劳 , 如果睡眠不足 , 就容易发生生理紊乱 , 从而导致食欲不佳、经常哭闹及容易生病 , 间接地导致头发生长不良 。 通常 , 刚刚出生的宝宝 , 每天需要睡眠18~20小时 。

宝宝的脐带护理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护理方法看这里!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 , 护理方法看这里! //---- http:// //

小知识

在帮宝宝清洁脐带前 , 用清水洗干净双手 , 尤其要清除指缝间隐藏的污垢 。 将75%浓度的酒精倒在两支待用的棉花棒上 , 直至棉花棒渗满酒精为止 。 然后 , 用棉花棒清洁脐带下的根部 , 持棉花棒的手势应与肚脐呈45°角(方便拭抹) , 并顺同一方向围绕肚脐抹一圈 。 接着 , 换上另一支干净棉花棒 , 由脐带底部顺同一方向抹一圈 。 清洁完毕 , 帮宝宝穿纸尿片时 , 要注意松紧适宜 , 不能包得过紧 , 避免压着宝宝的肚子 。

小编建议

1.新生儿在洗澡时不要在水中浸泡过久 。

2.新生儿浴后用酒精棉或者络合碘为脐带消毒 。

3.注意观察 , 如脐带有红肿或渗水等异常要及时看医生 。

健康小贴士

1.清洁脐带时 , 别将酒精涂抹至其他皮肤 , 避免刺激宝宝幼嫩的皮肤 。

2.不要将棉花棒来回涂抹肚脐 , 避免将污垢再带至已清洁的位置 。

3.一般情况下 , 宝宝出生后2~3周 , 脐带干透后会自动脱落 。 脐带脱落后1~2天可继续用75%浓度的酒精清洁肚脐 。

4.脐带残端周围皮肤发红、肿胀和触痛 , 有黄色或白色脓液排出 , 为新生儿脐带感染征象 , 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 以免并发败血症和新生儿破伤风 。

宝宝的囟门护理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护理方法看这里!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 , 护理方法看这里! //---- http:// //

小知识

看到宝宝尚未长好的头骨中间有一菱形空间 , 并且像脉搏一样一跳一跳 , 新妈妈不免要紧张 。 不过 , 不要过于害怕这部分的护理 , 这里有很厚的一层膜保护 , 正常洗头不会对它造成伤害 。

小小囟门是反映宝宝头部发育和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 对周岁之内的宝宝 , 妈妈尤其要细心观察这个小窗口 , 及早发现有无异常现象 , 并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 。

小编建议

宝宝不适时 , 观察囟门有助于确定病情 。

囟门鼓起——正常的前囟门是平的 , 如果突然鼓起来或逐渐变得鼓起饱满 , 则可能是疾病发出的信号 。

囟门凹陷——指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囟门向下凹陷 , 有可能是急性脱水、营养不良等原因造成的 。

囟门早闭——指囟门在五六个月就过早闭合 。 有可能是脑发育不良、补钙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

囟门迟闭——指宝宝已经过了18个月 , 前囟门还未关闭 , 有可能与佝偻病有关 。

囟门过大——指宝宝出生后不久 , 前囟门逐渐增大 , 可达4~5厘米 。 有可能与脑积水、先天性佝偻病等有关 。

健康小贴士

囟门是胎儿出生时头颅骨发育尚未完成而遗留的间隙 。 后囟门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闭合 , 前囟门一般在1~1.5岁闭合 。 由于囟门处没有坚硬的颅骨覆盖 , 应注意保护 , 以防大脑遭受损伤 。 给婴儿洗头时 , 囟门处可以洗 , 但动作要轻柔 , 不能用手指抓挠 。 洗头水要用温水,不要太热 。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护理方法看这里!

----宝宝这三个部位应重点护理 , 护理方法看这里! //----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