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父母一句句简单的反驳,对孩子的伤害会这么大!

文|CC爸妈

01

周末跟姥姥一起吃饭 , 席间 , 姥姥给CC夹菜 。

CC说 , 太烫了 。

姥姥也夹了一口说 , 不烫啊?

“因为我们两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 你觉得不烫的 , 我可能觉得烫 。 ”

把姥姥逗的噗的一声笑出来 , 笑说 , 你这孩子真会狡辩 。 不过姥姥再也没坚持说某个食物不烫了 。

这在我家是家常便饭般的反驳:

  • 你是大人 , 我是小孩 , 我吃不了你那么多…
  • 我不怕冷 , 我跟你不一样 , 我不用盖被子…

如今拿到人前 , 竟觉得颇有一番意思 。

我觉得做了父母之后 , 最容易走进的一个误区便是:常常凭自己的感受 , 去否定孩子的感受;常常依据自己的经历 , 去帮孩子下判断 。

小到吃喝拉撒:

  • 孩子说;好烫!

大人说:不烫!哪烫了?一点都不烫了!

  • 孩子说:好热!

大人说:哪热了?这么冷 , 别脱(衣服)!

  • 孩子说:好饱!

大人说:怎么就饱了?你才吃了几口?快吃完这碗!

  • 孩子说:好疼!

大人说:哪疼啊!别那么娇气 , 我都看见了 , 就是轻轻碰到了椅子腿 。

我们有时候是为了不妥协、有时候是为了宽慰 , 但是无形中 , 都是在一步步的让孩子失去自我 。

如果连生命之初最直观的感受都不能被接受 , 都被父母拒绝和否定了 , 孩子又从哪里敢生出自我呢?

所以大到人生大事 , 也一并不敢反抗:

  • 孩子说:我不喜欢这个工作 。

大人说:哪里不好了?朝九晚五 , 稳稳当当 。 你一个姑娘家多合适?不要心比天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