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公布一日:有人强烈抗议,有人撇清关系

基因编辑婴儿 , 之所以引发舆论反弹与恐慌 , 恰在于这一成果 , 它的不可确定性与伦理困境直接危及了基础的医学安全 , 甚至有可能颠覆“人之为人”的伦理哲学设定 。 科技发展 , 很多时候“非不能也 , 是不为也” , 科技成就 , 当始终流淌在伦理的堤坝内 , 有时“不为”比“有为”更伟大 。

01

新闻源

2018年11月26日 , 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副教授通过媒体宣布 , 11月在中国诞生了一对CCR5基因编辑的婴儿 , 他认为敲除CCR5基因会预防父亲携带HIV病毒可能产生的感染 。


基因编辑婴儿公布一日:有人强烈抗议,有人撇清关系

----基因编辑婴儿公布一日:有人强烈抗议 , 有人撇清关系//---- http:// //

贺建奎最新回应:露露娜娜的降生“一切正常”

把孩子叫做“定制宝宝”是错误的 , 这对有遗传疾病的父母来说是一种诋毁 , 这是在试图制造恐惧和厌恶的情绪 。 孩子并非被设计 , 而这也不是父母的意愿 。 这些父母携带着致命的遗传疾病——而这通常是两万个基因中的一个微小错误导致的 。

如果我们有能力帮助这些父母去保护他们的孩子 , 我们就不能见死不救 。 关于如何帮助这些家庭 , 我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我们坚信历史(伦理)终将站在我们这边(原文:We believe ethics are on our side of history) 。

02

权威声音

国家卫健委:依法依规处理

11月26日 , 有媒体就“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报道 。 我委高度重视 , 立即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认真调查核实 , 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和科学原则 , 依法依规处理 , 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