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谊寄语|柏燕谊后现代动力学情感疗愈团体工作坊招募
为什么 不论孩子活成啥样
父母看起来都不舒坦
为什么 我已经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
却无法感受快乐
因为 不舒坦对一些人来说 是最大的舒坦
因为 你已经活成了恐惧
----燕谊寄语|柏燕谊后现代动力学情感疗愈团体工作坊招募//---- http:// //
焦虑的父母 , 需要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 来释放内在无法言说的焦虑 。
焦虑 , 是内在安全感、效能感的匮乏 , 导致的心理状态 。
所以 , 如果孩子突然没“问题”、孩子表现的那么好 , 父母的焦虑 , 将无处安放 。
不认为“自己挺好”的焦虑爸妈 , 面对不够好的孩子 , 所表现出来的“好” , 也是不敢相信和不敢坦然接受的 。
这种状态下 , 父母会因患得患失的惶恐 , 而未雨绸缪的“敲打”孩子:
不要放松上进心(以避免父母认为 , 孩子真实不够好的状态会露馅、被人看穿)!
或者父母会像准备过冬的仓鼠一样 , 攒下牙缝里省下的每一颗芝麻 , 以准备孩子终于“现回原形”时的江湖救急 。
在这样的敲打之下 , 我们就会慢慢认同:
其实 , 我就是一个包装成“成功牛逼者”的怂包傻叉;
亦或者认为 , 爸妈之所以不敢享受 , 是因为自己还不够成功 , 而不断奋发 , 直到把自己累死……
我以为 , 对父母最好的爱的方式之一就是:
接纳他们无论怎样都要焦虑的个体状态 , 不幻觉的认为 , 那种焦虑和自己有关 , 也不以自己作为祭品(做个“有问题”“失败”的孩子 , 来满足父母焦虑的需要)拯救父母 。
我们能做到的就是 , 坚持爱护自己、做好自己 , 打破家庭内部焦虑的循环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