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宝宝剪指甲,掌握这几个窍门即可完美完成!

“护士 , 护士” , 伴随着几声急促的呼喊 , 一位年轻妈妈抱着孩子跑到河南省儿童医院东院区门诊 。 她怀中的孩子叫铭铭 , 才刚刚四个月 , 肉肉的小脸上有几道深深的抓痕 。 “这段时间没给孩子剪指甲 , 稍不留神 , 他就把自己的脸抓成了这样!”铭铭妈妈懊恼不已 。

其实 , 婴儿的指甲长得很快 , 以平均每星期0.7厘米的速度生长 , 如果不及时修剪 , 一方面容易藏污纳垢 , 滋生细菌 , 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另一方面宝宝用手挠痒时 , 长指甲很容易划破自己娇嫩的皮肤;此外 , 婴儿的指(趾)甲又薄又软 , 长长后 , 指甲容易被折断 , 严重时还可能会伤到手指的皮肤 。

那么 , 多久剪1次指甲合适呢?

一般来说 , 手指甲1周内需修剪2-3次;脚趾甲的生长速度较慢 , 可1个月修剪1-2次 。 具体次数可根据宝宝指(趾)甲的生长速度而定 , 保持指(趾)甲顶端与指顶齐平或稍短一些 。

干货到 , 给宝宝修剪指甲方法如下:

1. 最好为宝宝挑选婴儿专用的指甲钳进行修剪 。

2.先剪中间 , 再修两头 。 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掌握修剪的长度 , 避免把边角剪得过深 。

3.两边修剪后 , 如果指甲有尖角 , 务必要把这些尖角修剪圆滑 , 避免这些尖角成为抓伤宝宝的“凶器” 。 对于一些藏在指甲里的污垢 , 最好在修剪完指甲后用清洗的方法来清理 , 不宜使用坚硬的针状物来剔除 。

4.指甲两侧的角不能剪得太深 , 否则长出来的指甲容易嵌入软组织内 , 成为“嵌甲” , “嵌甲”会损伤指甲周围的皮肤 , 造成皮下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 引发甲沟炎或其他炎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