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再不吃打你了”!愉快餐桌变“战场” 哪里出了问题?
宝宝,吃饭, 总结的关键词语。

(图文无关)
不爱吃饭的小宝贝,愁坏了一家人。原本愉快的用餐变成一场拉锯战。有的宝妈说,宝宝吃一顿饭要用2个小时,磨到天荒地老!宝贝不爱吃饭,哪里出问题了?
通讯员 吴叶青 扬子晚报/扬眼采访人员 蔡蕴琦
餐桌故事 吃饭还是演出?
催促型:宝妈全程陪吃,负责催促。“宝宝快吃。”“乖,嚼一口,快点儿。”一顿饭,在家长不断催促声中生吞下去。想想就心疼。
凶狠型:“快吃,不吃打啦!”“你吃不吃。”餐桌上亲妈变后妈的例子可不少。长期的拉锯战中,家长的耐心被磨灭了,在某个极点引燃了战火。于是一顿饭在怒吼与哭啼、呛声中进行。
游戏型:有耐心的家长会和宝宝玩游戏,玩一下球吃一口饭,玩会吃会,或乘宝贝不注意,偷偷塞一口,愉快的进食在游戏中进行。怎么看起来有点不对劲?
Cosplay型:“今天我是兔妈妈,和兔宝宝一起把饭吃掉。”这一幕有爱的场景在你家中可上演过?聪明机智的家长演起宝宝喜欢的卡通动物,“只要能吃饭,让我演啥都行啊。”
这么吃饭真的好吗?
且听专家怎么说
南京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营养师沈朝霞医生认为,要让宝宝愉快吃完一顿饭,家长们应该先要了解孩子吃不下饭,不愿吃饭的原因,才能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1、辅食添加不够科学:不少家长在添加辅食时,缺乏科学性,例如辅食添加过晚,造成孩子只喜欢液体、糊状或细软的食物,不爱咀嚼;新添加的食物,孩子一次不吃,就从此不再尝试,等等。其实8-10个月是孩子口腔咀嚼功能发育的敏感期和接受新事物的关键期,在此期间要给宝宝适时添加不同质地的食物,以锻炼口腔功能,例如6月起提供泥糊状食物、8-10月碎末状食物,11-12月块状食物。另外每种新食物需要尝试15-20次,宝宝才会慢慢接受,并不是刚开始不吃某一种食物,就判定孩子不喜欢它。
2、不良喂养行为:家长追着喂饭,强迫喂饭,大声呵斥挑食的宝宝,剥夺孩子自主进食机会等不良喂养方式助长了孩子挑食偏食的坏习惯。有这些不良喂养行为的家长们可以从现在做起,规定孩子定时定点吃饭,每餐20-30分钟,3-4小时一餐。吃饭时尽量不要安排孩子看电视、讲故事、玩玩具等。鼓励孩子自主进食,营造轻松愉悦的就餐氛围,让宝宝充分体验成功吃饭的快乐,餐间学习餐桌一些礼仪。赞美孩子不愿吃的食物,看到孩子尝第一口,就要鼓励他们“真棒”,不要用儿童偏爱的食物作为奖励。
3、零食摄入过多:有一部分孩子平时摄入零食比较多,正餐就更加不愿意好好吃饭吃菜。家长们可以在餐前一个小时给孩子少量的食物当作加餐,比如水果、酸奶之类,以减少孩子的饥饿感,但是要避免出现餐前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高能量的食物。
4、家长饮食习惯影响:家长们应该有榜样意识,以身作则,不挑食,食物多样化,健康均衡饮食,荤素搭配,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妈妈孕期和哺乳期的挑食偏食,也会影响宝宝出生后的饮食习惯。
5、食物制备不够用心:有些孩子挑食是因为日常三餐食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和口味单一,孩子缺乏进食兴趣。例如蔬菜可以用不同颜色搭配,米饭可以同豆类谷物一起煮,孩子比较喜欢色彩丰富的食物。也可以把食物做成不同造型的小动物或者卡通形象增加孩子兴趣,激发食欲。让孩子参与到选购菜品和餐前准备、烹调,也是一种增加孩子对不同食物喜爱的好方法。
6、相关疾病诱因:最后提醒家长们,有些宝宝的挑食、偏食可能是体内缺少铁、锌等元素造成的,最好先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此外,家长还需注意孩子进食技能的培养,不同阶段培养不同的进食技能:如4-6月时需用汤匙喂养,7-9月时培养孩子学着用手抓食,10-12月学用杯子自己用勺、断奶瓶、与成人共同进餐,1.5-2岁自己进食。儿童偏食、挑食的原因多种多样,干预方法也因人而异,家长们应当注重个体差异,学习了解营养知识,科学喂养,改善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每日说育儿知识■孩子免疫差,家长记好“不睡2觉,不吃2物”,强娃脾胃不生病
- #每日说育儿知识#儿科医生:春季带娃记好“四不吃”,不然孩子积食,还会影响发育
- 育婴师育儿百科■宝宝不吃饭可以用电视、手机引诱吗?如何引导宝宝正确的吃饭习惯?
- 『樱桃育儿经』孩子未满6岁,谨记“2饭不吃,2觉不睡”,才能养好脾胃体质强
- 海之声学前东路@不吃糖也烂牙?妈妈可能犯了这些错
- 「樱桃育儿经」儿科医生:春季孩子4不吃,不然很容易积食,还影响长个
- 第四军医大学■一封家书(二) 妈妈,我想你了
- 「逍遥良民」得流感不吃药,美国母亲网上找偏方导致自己4岁儿子死亡
- 「健康管理师媛crystal」宝宝突然不吃奶了怎么办?妈妈该如何应对?2个方法给到您
- 靠谱育儿说■孩子脾胃虚厌食不吃饭,三招帮宝宝打开好胃口,强免疫长大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