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行业规模暴涨70倍,现金贷利润高到超乎你想象
原标题:4年行业规模暴涨70倍,现金贷利润高到超乎你想象
【昨日,趣店发布上市后的首份季度财报,净利6.5亿,碾压国内3家上市银行,此前,由趣店上市引发的现金贷质疑风波持续发酵,暴利下的现金贷是援手还是陷阱?】
文/ 罗丽娟 编辑/ 邱月烨
陈飞最近一次接到催债者的电话是在上个月前,对方在电话里声称再不还款就要起诉他,“他说我的欠款已经达到了26000元,将近翻了一倍。”
2015年10月,“月光族”陈飞在某小额贷款公司申请到现金贷款14000元,在他印象中自己申请的是18期还贷,每期需要还款850元左右。
“我当时每个月8000元工资,若还款800多元显然在支付范围内。”陈飞告诉《21CBR》,自己根本没有细看过合同,至于利息怎么算也没关注过。合同文件很快抛诸脑后,直到定期还款了8期,他发现了不对劲。
“还款8期后,理应还了将近7000元,但是对方告诉我还欠款12000元。”正值换工作的空档期,原本手头紧张的陈飞,听到如此消息,气急败坏,当下决定不再还款。
接下来的近一年时间内,贷款公司通过电话、短信、邮箱等不断联系他及家人进行恐吓、催款。为此,家人与陈飞关系一度紧张,但他仍然认为不应再继续还款。
“如果他们的合同具备法律效应,最终把我告到法院,我会去应诉和调解,并支付法律保护范围内的尾款,多余的部分不会支付。”陈飞告诉《21CBR》,虽然借贷前尚未了解清楚情况,但事发后进行了相关“盲点”的恶补。
如今他已经不愿意再和别人提起这段经历,“经过此次,以后我都不会再考虑使用此类的现金贷。”
“暴利”现金贷背后的陷阱
现金贷究竟是雪中送炭还是趁火打劫?
按照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如果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而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保护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网贷之家CEO石鹏峰曾表示,目前现金贷网站里约定的只是利率,对其他服务费用到底应该如何界定,是否应该和利率加在一起评判是否超过36%的标准,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但在多数人印象中,“现金贷”依然和“高利”画上等号。
实际上,为了规避这一法律红线,国内的现金贷平台通常用隐蔽的方式加到借款人身上,比如高昂手续费、快速信审费、账户管理费等名目,使其年化利率普遍高企。
根据公开报道,目前市场上现金贷平台年利率动辄50%-60%,有的超出正常贷款利率的几十倍,高达500%-600%甚至1000%。
“这类操作,给平台带来了高利润同时,也引来了高坏账以及暴力催收等问题。”民投金服CEO陈明对《21CBR》表示。
行业乱象“非一日之寒”。
“凭身份证38秒极速借款”“1分钟内下款无需等待”“无担保无抵押任你贷”……打开手机应用商店,搜索“现金贷”,诱人的广告语铺天盖地。
某现金贷平台推广介绍页面写着:“贷款仅需身份证,极速下款10分钟”
自2015年现金贷强势崛起,不少互联网金融巨头、P2P平台及创业公司争相涌入,消费金融行业井喷式增长。
而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消费金融洞察报告》,短短4年,消费金融领域细分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已从60亿猛增到4367.1亿,实现了70倍爆发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7%。且随着业务的发展,各类消费金融细分条线不断涌现,出现了3c数码、医美、教育、旅游、租房、农业等多种场景分期产品。
“在很多工厂门前的手机店,都会同时匹配分期贷款的金融公司工作人员。”叶华告诉《21CBR》,贷款买手机这在工厂里十分常见,“我们寝室6个人中,4个人都办理了现金贷用来买手机。”
一位主要从事手机消费贷的销售人员向《21CBR》表示,目前公司除了主攻手机市场,还有电动车等领域。为了吸引用户,流程十分简化,“一般只需要身份证、填一些个人资料,十几分钟可以做成一单。”
据星合资本对20多万名已借款客户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近40%的现金贷用户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主要为20岁到30岁、相对低学历的年轻群体,这些小额资金除了用于消费外,还用于临时交话费、缴税、资金周转等急用场景。
而此类用户在借款时,多考虑的是每月还款金额为多少,是否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却根本无从计算最终自己多付的利息有多高。
“目前很多小额贷款公司存在将用户信息出售给其他机构的情况。” 宏力律师事务所律师何雁英在接受《21CBR》采访时表示,此类现金贷存在诸多陷阱,“通过该平台借款,借款公司在出借款项时,会在中国人民银行查询借款人的信息,多次查询将会影响个人征信。另外,有些借贷平台的资金是不法收入,借贷行为可能涉嫌洗钱,被刑事处罚。”
“野蛮生长”终迎监管
日前,趣店在美国成功上市,在国内却引来了市场的诸多质疑,并呼吁加强对现金贷业务监管。
10月28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在“2017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上表示,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要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落实“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的基本要求。
今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把“现金贷”纳入整治范围,并提出严格执行最高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违法高利放贷及暴力催收。
自去年清退校园分期业务,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开始进入洗牌期。以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名校贷等为代表的校园分期平台进行转型;P2P平台洋钱罐控股70%的分期平台—“惠享分期”,在今年连续退出多个地区;医美分期平台星计划退出华北市场;有消息称最近佰仟金融已开始裁员。
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对普惠金融的需求,对现金贷企业的资质、销售行为进行规范,也势在必行。
“目前全国持牌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仅200余家,而现金贷平台却有2000余家。”陈明表示,目前现金贷尚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
根据《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网络借贷包括个体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两类。从业务逻辑上看,现金贷与网络小额贷款更接近,
“甄别网络小额贷款公司是否属于‘正规军’,主要从工商信息经营范围、资金实力、背景上考察。”陈明谈到,“比如持牌的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经营范围中一般会写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公司注册资本在1亿以上,具有上市公司背景、外资公司背景或有线上线下场景或产业链支持。”
监管的介入,有望结束消费现金贷粗放时代。
陈明认为,未来利率会逐步回归市场化,大数据风控以及资金优势将会成为平台发展的关键,“同时,传统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互金平台或将大举进入,进一步加剧竞争与行业洗牌。”
- 「磋之情感」原创裸婚夫妻抗癌4年,8岁病童抗白5年,除了活着他们还有一个新年愿
- 「摄客微刊」10岁男孩抗击血癌4年父母倾家荡产,病床下跪:妈妈对不起,都怪我
- 国际眼:原创澳洲妈妈生下个“女相扑手”:重6公斤“胖出规模”着实可爱
- 『新闻夜航』平凡中的感动!单亲妈妈每周血透3次,4年了,幸好有他俩坚持为她做这些事!
- 世界上“最黑”的女娃娃,4年多过去了,如今的她变了“模样”
- 她曾经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宝宝,4年过去,网友:含在嘴里怕化
- 辅食营养品行业趋势报告:奶爸更重“营养”,95后专宠“小众”
- 中国积木行业风云
- 我怀啦 ,大龄美女 备孕四年 终于好孕
- 买纸尿裤送钻石?爸爸的选择喊话行业:耗费四年只为打磨一款精品